今明两年,如果不出意外,有人预测,社会有可能发生“5大转变”-近两年买房有好处吗
在此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接收精彩内容、看到不一样的故事
过去几年里伴随着疫情和全球局势紧张,各国经济都出现了较大震荡,我国也因此受到了不小影响。疫情到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旅游和餐饮,大量旅行社倒闭,旅游从业者被迫转行。由于不能堂食,餐饮店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如今全国已经全面放开,但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来临。大家眼看经济形势如此不好,都捂着口袋里的钱不敢轻易消费。在这种局势之下,未来社会很可能出现5大变化,希望大家知道后早做准备。
一、就业愈发困难
疫情出现的那几年,许多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都受到极大影响,很多公司撑不下去被迫倒闭。根据数据显示,光是2021年全国倒闭的企业就高达46万家,有300多万个体户选择注销。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到今年甚至很久的未来,社会面的就业岗位减少,毕业生的数量却在逐年增加。
从数据上看,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1000万,成功刷新历史记录。这么多人涌入社会寻找工作,但私企能提供的岗位却在减少,即使是大厂也在尽量裁员保障公司运转。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或者继续读研。就业形势严峻伴随着内卷严重,未来这种趋势有可能会加强。
二、出现“报复性存钱”
疫情没有放开之前,大家出行相对比较麻烦。很多人猜想全面放开后肯定会迎来“报复性消费”,大家要把这几年憋在家的旅游计划统统实现一番。事实上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反而是“报复性存钱”初现了端倪。
从去年全国储蓄情况来看,人民币存款增加了26万亿,同比增长7万亿。看到经济形势不太好,大家纷纷不敢轻易消费或投资,都更愿意把钱存定期,以求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在全球大环境都不好的情况下,我国更应该促进内需,可惜老百姓都不愿意额外消费,未来如何拉动内需也是个大问题。
三、实体店生存艰难
自从电商平台兴起之后,实体店的生存空间就在日趋变小。各个电商平台之间为了争抢用户,纷纷进行“惨无人道”的价格战。拼多多之流更是将价格打到地板以下,许多实体店的老客户纷纷转战网店。再加上网店有7天无理由退换和运费险,更加速了实体店的破产倒闭。
尤其是这几年疫情影响,实体店更加没有客户。房租水电以及人工都需要支出,实体店永远无法跟网店拼价格。最大的优势则是亲眼可见、亲身可试。但疫情的出现让人们不敢聚集,前几年倒闭了大量实体店。未来实体店依旧面临电商冲击,可能会愈加艰难。
四、楼市持续低迷
一直以来国人对房子就有很深的情结,结婚生子需要提前备好婚房,有闲钱的人也会选择买房来投资。自从“房住不炒”政策贯彻下来之后银行贷款收紧、三条红线出台,加上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垮了不少开发商。就连上市公司大房开恒大、融创都相继暴雷,全国烂尾楼数量急剧飙升。
在这种情况之下,期房成为大部分老百姓心头的阴影。这几年买房的人有所下降,大家都想经济复苏、楼市好转之后再下手。但买房的人少了,银行都不放款周转,开发商也撑不下来。未来楼市可能还会继续处于低迷状态,要恢复大众买房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五、养老压力大
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很久了,近几年少子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退休人员增多,后续新生力量却跟不上,养老金池的漏洞很可能越来越大。今年养老金上涨比例可能会更低,远远比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频繁摆上台面讨论,养老问题急需解决。
那些未来退休后想依靠国家帮忙养老的人,应该尽早警醒过来。随着缴纳社保的新生力量越来越少,财政压力也会逐渐增大,未来养老金会如何发放、发放多少,很可能出现较大调整。所以趁着还有力气赚钱,应该在退休前积攒更多积蓄,避免退休后养老金不够花。
总结
这几年疫情加上国际经济危机,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楼市刚经历暴雷,通货膨胀又随之而来。普通人看到这个形势,纷纷捂紧了钱袋子不敢消费。
经济复苏并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未来全社会将会迎来以上5个变化。就业困难、养老压力大,建议大家珍惜手头工作,别因为一时激动就裸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