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师包月超2万元,睡眠保健品市场达126亿,睡眠经济前景广阔?-哄睡业务
晚上睡不着,起床没精神。这是否是你的生活写照呢?
《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近3/4受访者曾有过睡眠困扰,44%的年轻人(19-25岁)熬夜至零点以后。
为了避免因失眠而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一部分人开始在网络上寻医问药,一时间,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失眠“急救指南”。与此同时,各路商家纷纷涌进由失眠带火的睡眠经济赛道,甚至还催生出了新职业,比如哄睡师。
一些店家看中需求,采用唱歌、讲故事、读电台等方式帮助客户入眠,便宜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一个小时不等,贵的两、三万元包月。
人一般是在小时候需要哄睡,所以,哄睡师扮演的是一个妈妈的角色,或者可以说是心理抚慰的角色,通过交流,让人放松心情,舒缓压力。不过和专业的、有资质的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相比,哄睡师实际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很有限。
《2018—2023年中国睡眠医疗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中指出,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约2797亿元,其中,睡眠器械用品以2500亿元居于榜首;其次睡眠药物134亿元;睡眠保健品128亿元。
对年轻人来说,睡眠问题多是由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但对老年群体来说,睡眠问题多与年龄有关,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失眠经验者高达50.8%。另外,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加剧,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睡眠经济可能还会逐渐升温。
《2021中国睡眠经济行业概览》显示,家居硬件类的消费规模占总体睡眠经济比例约为70%,在睡眠经济大爆发的背景下,家居企业也开始寻找机会切入赛道。
6月23日,床垫行业龙头企业慕思股份在深交所上市,融资超15亿元。曲美家居在7月推出睡眠空间品牌;林氏家居推出新品牌“林氏睡眠”;顾家家居9月发布“整体睡眠解决方案”,A股上市公司麒盛科技宣布,拟设立规模近6亿元“睡眠数字疗法”基金,主要投资于睡眠数字疗法的新兴技术产业公司及生态相关的其他优质公司。
从吃保健品、枕乳胶枕、到新兴职业……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睡眠投资。不过,在依赖科技改变睡眠质量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调节自身情绪,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一旦自己调节不了睡眠障碍的问题,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当然,大量的需求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资源和利益,对于商家来说,合理逐利的前提是要真真正正从用户的健康需求角度出发,而不是一味渲染焦虑,毕竟,现在对于大家来说,少花点儿冤枉钱,少交点“智商税”,也是改善睡眠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