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妈妈的话,他坚持学了物理,却拿了诺贝尔奖-她不听妈妈的话英文
“孩子,乖,听妈妈的话哈!”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你看隔壁老马家的孩子,多听他妈妈的话呀”!
类似这样的话,可能谁都听过。
听妈妈的话,听家长的话,是中国家庭教育中,一直强调的内容。
其实,听妈妈的话,无可厚非。
不过,妈妈的话,就一定正确吗?
答案是:并非如此!
最近,听了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一段精彩分享之后,对“妈妈的话”,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丁肇中先生在报告中,分享了他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说:母亲一开始也不相信他能学好物理,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于是乎,便有了:丁肇中先生,没听妈妈的话,学了物理,最后,却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大奖。
丁肇中先生的这段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如果用丁肇中先生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我应该照我的兴趣来做,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很重要!
细细品味这段话,深以为然。
于此,有两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
人的一生,确确实实,只有这么一次,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十分不易,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
对于自己兴趣爱好,能坚持,最好坚持。
不然,等老的时候,再回忆过往,一定会留下遗憾。
二:
长辈的话,不一定都对。
过去,中国的家庭教育,一直强调对父母的顺从,这是美德不错,但不是真理!
我认为,父母的意见很重要,因为父母的意见,往往是他们的经验传承。
但这种经验传承,往往带有很浓厚的个人偏见,不一定都对。
比方说:丁肇中妈妈王隽英女士,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虽然也是一位精英,但是,她也有判断不准的时候。
如果丁肇中先生,当年听了妈妈的话,没有学物理,那么,物理学界就会少了一位大师。
所以,就像丁肇中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一个人在世界上只走一次,我应该照我的兴趣来做。
你细品,是不是如此?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志强,更多教育见解,欢迎关注我。
#大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