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离职,放弃一份50万年薪的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放弃了银行工作是怎么样的体验
我是
在银行做了年半,年薪万,刚拿到离职证明。在银行做了5年半,年薪50万,刚拿到离职证明。{\color{red}{在银行做了5年半,年薪50万,刚拿到离职证明。}}
岗位是对公客户经理,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累积放过20多亿贷款,最辉煌的时候一年50W+,公积金有7K+
不是一笔几亿几亿,做的都是中小企业,最大一笔8000万,都是零零散散积累出来的。
离职那天,人事姐姐和我说:
“梦川,你出去就别再搞银行了,家家行都差不多。”
肺腑之言
说实话挺舍不得这50万的,对打工族来说这不是个小数。
但是看到知乎上其他人的留言,我觉得
「他们说的对!」
一、在银行做啥?
说「放弃」的体验之前,先说说在银行的工作状态。
也拿过2800的底薪,也实打实干过50万,高时候公积金都有八九千一个月。
入行5年有余,本来不是这个专业的,不过这里面正儿八经对口专业的同事也不多。
早期有人帮忙,帮我承担业绩压力,分业绩(送钱)给我才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银行压力很大,入行要有好几千万的存款规模,不是放一天,而是要放好几个月才作数。客户这些钱拿去买理财也有不少收益,但是作为业绩考核必须放定期、活期,对客户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损失。
要自己去弄几千万存款日均,确实是巨大的挑战。
除非有人不在乎这些收益,愿意帮你,或者某些利益交换。否则很难让一个企业不用钱,傻傻的一直放在账上帮你冲业绩。
利益的形式有很多种:
也许是一张特别有价值的信用卡也许是一笔不太可能批下来的贷款也许是尊严上的屈服和让步——一步深渊本质是利益的交换,哪怕单纯卖个面子,面子也是要成本,要买单的。
二、银行收入高吗?
银行的工种大致有2种:
后台管理岗业务岗管理岗基本拿固定工资,很多人会说银行是一份好工作,言下之意说的是管理岗的稳定、高收入、体面。
我是耐不下性子去做后台,做后台要有一个必须的技能,我一直学不会:
「装作很忙」
业务岗的本质就是销售,销售信用卡、销售贷款、销售存款、票据等等产品,收入全凭业务说话。
我就是业务岗位,2800底薪,如果我一个月啥都不干,完全没业绩,可能这点钱交社保公积金都还不够。
如果第一年业绩很好,会成为第二年社保的基数,公积金一个月上万也都很常见,但如果第二年的收入不理想,还抵不上公积金的缴纳成本。
不但拿不到工资,甚至还得自掏腰包买社保。
见过不少同事都是自己掏钱买社保的,个中辛苦,冷暖自知。
而且,业务岗分大小年,每年的业务量都是下一年的基数。去年做的好,今年基数就高,超过基数才算奖励,基数以内约等于白干。
所以大年之后必是小年,小年不仅业绩难做,还得掏钱买社保。大家都怕小年就是这个原因。
老东家规定业务岗位封顶100万年薪,我入行做了5年,一直平平无奇,也就是个标准的打工人。
在出来的那一年业绩还行,运气好,做到了50万,算是还不错的成绩了。
三、为啥出来?
我出来的时候是业绩小年,本身没什么动力做事,在雇主视角,维护是一件低成本的事,无需为此向我支付薪酬。
收入构成太寒心也是我不愿做下去的原因。
放贷款的业务,放出去几个亿,收几百万利息,最后到我手只有几千几百的奖励,理由是银行资金的成本很高,不赚钱,所以没法给我过高收益。
地主家也没余粮,打工嘛,要的是信仰。
倒不是说不能吃苦,是规则确实cao蛋,即便我在同一笔贷款中多收客户100万利息,注意哦,是同样的放款金额前提下多收利息,银行的成本总是不变吧。
即便产生额外的高利润,我也几乎分不到什么奖励,这样的机制下,业务员往往面临道德选择。
「要不要给客户省个100万,让我客户来感谢我吧」
毕竟,企业老板能不能开法拉利,就全看我键盘上敲多少个「0」了。
每个业务员都会面对这样职业操守的拷问,但最经不起拷问的就是人性。
我胆子小,几年下来,都是把对外价格拉满,免得同事怀疑——那些低的离谱的定价,往往造人碎嘴。
四、价值观这事,挺重要的
其实上面的都是借口,工资低、规则不合理,这些都是铁板钉钉,很多人也在这样的规则下做出过成绩。
我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凭借运气,曾经做出过成绩。
同样的规则下,别人做的好,我做不好,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
但是价值观不对,整个事就没法长久。
来行里遇到过不少大哥,给我正确价值引导的不多,有一位大哥名字挺特殊的,特好记:钰哥,一直教导我要看长远,不盯眼前,艰苦、繁盛都这么告诫我。
长期主义这个词有点说烂了,但是我写文章还愿意感谢他,我是真认可这个观念——很多当时以为不得了的事,放在5年-10年的时间长度里,都是屁事,不值一提。
后来换了团队,风格变化....嗯,背后不说人坏话,这一段就不展开说了。不认可这样的价值观,撑了一段时间,不愿再撑也就出来了。
五、后悔吗?
后悔说不上,有时候会怀念吧。
怀念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玩手机,每个月公积金躺个七八千,下班了找朋友开黑打Dota,怀念在单位一年赚50的舒坦日子。
走的那天人事问我为什么要走,收入不是挺好的嘛。
“如果混,我还能再混半年,但我不想混了”
批贷款要客户打点,要看行里领导心情,卖脸沟通,不像是为了客户好,只想把客户做宝搞。
看了眼知乎,辛酸、同情,越是做过银行,越能理解这帮人在说什么。
同事知道我要走,有一半表示羡慕,佩服我有勇气离开,羡慕我可以为自己做决定,当他们知道我是裸辞后表示更加不可思议。
另一半是好奇,好奇我出去之后做什么,是不是有什么发财的机会,套套近乎,巴不得以后带一带ta。
别了时,人事的姐姐和我闲聊:梦川,你出去就别再搞银行了,家家行都差不多。
肺腑之言。
六、出来在做啥,感受如何?
出来之后,做点小生意,不愿称自己在创业,最多称得上一点小生意。
以前我上班摸鱼,一天的工作量只要2个小时就能干完,效率太高了没办法,剩下6个小时都是玩手机、练字、吹水打屁。(业务岗自由一点,后台岗位得装忙)
现在倒好,我一天干12个小时,满满当当,喝水上厕所都不知不觉减少很多,时间都是自己的,浪费不起啊。
以前下班打Dota,现在晚上10点多还在公司,一周休息六天,这天周日,我又跑公司来了。
为啥?在家里待不住,焦虑啊,不干活就会饿死,没有兜底了。
出来之前设想过很多问题,准备了好些预案,但从没想过第一个难到我的居然是办公场地,原来一个办公室的工位特么的这么贵嘛,众创空间2000多一个月,好一点的单间小5000随随便便,算下来比我之前底薪还多。
之前在单位,心中不满,多有抱怨,出来之后视角转换了,才发现原来一个稀松平常办公位置都这么不便宜,真是开局就给我当头一棒,不出意外,后边还会有很多「棒」,看来还是得时长心怀感激。
七、结
这几年变化很大,去年达到一个小小高潮,今年很膨胀,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收入翻倍。
如果不出意外,这目标今年应该是完不成了。
出来很苦,没得躺,没得偷懒,一刻不敢停歇。
听过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继《小马过河》之后我第二喜欢的故事:
鲨鱼没有鱼鳔,不能像其他鱼一样飘飘然,鲨鱼必须不停游动,否则就会沉入海底,所以鲨鱼从来不睡觉,是缺陷也很痛苦。但也是因为这样,鲨鱼的身体的体魄得到长期的锻炼,力量、灵敏,宛若一个战士。
战士不需要退路,只要一往无前。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