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年薪五十万的工作,我一点都不后悔-年薪50万被嫌弃
在昨天,我北漂十年的闺蜜告诉我,她把年薪五十万的工资辞掉了。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准备拿这十年赚到的二百多万去环游世界,实现我们大学时就许下的梦想。
电话里的她听起来十分兴奋,大有当年那位手写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风采,我几乎可以想到她是有多么意气风发。但是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很吃惊,我告诉她,对于北京这种繁华大都市来说,50万的年薪确实不够看,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辞掉之后她还能找到下一份这样的工作吗?环游世界听起来确实很浪漫,可是二百万能够支撑你下半辈子的开支消费吗......她不等我说完便挂了电话,很明显这几天已经被这些话轰炸了无数遍,打给我只是为了寻求赞同。
但我还是想说,在没实现财富自由之前,不要轻易地放弃工作。那么,什么是财富自由,怎么才能实现呢?
收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收入,另一种是被动收入。主动收入是去公司打卡上下班,靠出卖自己的精力为他人工作的收入,每天朝九晚五,金额固定,失去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
被动收入是指不需要在指定时间去指定地点完成工作任务,也能够获得的收入。通俗地来说就是躺着也能赚到的钱(税后收入)。比如:股票投资的收入、自主创业获得的收入、版权、专利带来的收入、房租等。
财务自由的专业定义就是:被动收益(净资产收益)大于等于日常支出的两倍以上。
这里的开支是说正常的生活支出,不包含突然的消费升级后大额支出(比如:中体彩后的极端消费)。不过度节省基本生活支出;不过分抑制消费;能够拥有当前收入层次匹配的生活质量。
因为每个人所期望的生活质量和收入层次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财务自由条件也就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自己一个月拥有5000的生活费就足够,有的人觉得一个月有50000的收入可能还不足以养活家人。财务自由条件因人而异,是否合理只有自己最清楚。
财务自由能带来选择权,但与选择权关系最大的是经济独立。选择权来源于经济独立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储蓄等)。经济独立是指不需要依附他人就可以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
实现经济独立并不一定需要被动收入,但财务自由的关键则是被动收入。
财务自由的本质是实现时间自由
你希望有幸福的生活:甜蜜的爱人,温馨的家,健康的父母;吃穿不愁,老有所依;和伴侣在月光下漫步,带着孩子去公园玩耍。你明白,向往的美满生活需要经济基础,所以你不得不为了生活奔波、工作、挣钱、担负更多的责任。
你想要潇洒的人生,去实现背上背包就能走遍世界的梦想然,痛痛快快地乘汽车穿越整个美利坚,做一个西部牛仔;躺在老吉普车上,俯瞰整个非洲草原;在贝加尔湖畔倾听原始的野性,感受自然的壮阔。
有舍才有得,为了这样的经济基础,你不得不放弃些什么。比如:花在自己兴趣上的时间、在家中的休息与放松的时间、环游世界买机票的时间,与朋友吃饭喝酒的时间,你所付出的所有,说到底其实就是时间。
只靠主动收入,一辈子也实现不了财务自由。只有依靠个人成长与理财能力的提升才能得到被动收入,最终才能实现财富自由。
小时候读的诗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没有意识到时间可贵的人也许是因为,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时间还不值钱,创造财富的能力还不够,所以只能靠贩卖自己的时间来获取财富,也就是主动收入。可惜的是,时间不是一种能够自由交易的资源,不然也许你早就是富翁了。
我还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富翁走路时不小心掉了几百块,路人看到就告诉了他,结果他头也不回的走了。因为他思考过了,在弯腰把几百美元捡起来的这几秒钟时间里,他能赚到更多的钱。故事很浮夸,也不知是真是假。但让我想明白的是,对于一个资产大亨来说,时间才是最珍贵的。而财务自由就是你的时间都能属于你,由你自己支配。
你现在的收入,真的能让你的时间属于你,由你支配吗?
希望有一天,你能辞掉五十万的年薪时不后悔。
另外,我建了一个群,群中大家一起聊负债,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彼此勉励,想要进群的私聊我,我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