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艳羡的银行工作,她拿50万年薪也要辞职…-银行员工50岁辞职政策规定
又到一年春季校园招聘
近日,各大银行校招
陆续进入笔试阶段
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
分享参加银行笔试的经历
“银行笔试,最强大脑来了都要皱眉”
“银行柜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以后孩子的课外辅导
就拜托各位柜哥柜姐了”……
题量大,难度高
是多数考生普遍的感受
有人挤破头想进
有人却毅然舍弃
“姑娘年薪50万却依然从银行离职”
最近冲上了热搜第一
据各大银行陆续公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这四家国有大行的员工总数,较2021年末减少了约8200人。
这些好不容易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年轻人
为什么要从银行离职?
银行的工作不“香”了吗?
他们面对的职场压力主要来自哪里?
是因为行业太卷吗?
终于拿到50万年薪
却“没有信心到50岁还能完成这些任务”
93年出生的杨蕾(化名)几年前从浙江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毕业后,进入温州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支行工作,从柜员做起。
杨蕾通常7点多就要到单位,如果负责接钞工作还要更早到,8点开晨会,8点半正式对外营业。一旦上柜,杨蕾就基本没有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只要一起身,客户就会埋怨“怎么又走了”。
到了饭点,大家只能轮流吃饭。杨蕾的吃饭时间,大部分在上午10点或者下午1点。
柜员不能使用手机。连看一眼都不行,如果拍到会被罚款。
网点排队的人多,杨蕾怕大家等太久,总会加速办理业务。一天下来,她手因为处理过多的文印都变黑了,“跟中毒了似的”。
银行对外结束营业时间是下午5点,即使关门也不能马上回家,得先参加“夕会”,再谨慎的整理好当天的现金、凭证和回单等,有时候她还要留下来苦练打字、点钞等技能。
2017年5月,杨蕾跳槽到一家城商银行,终于结束了柜员的生涯。城商行的工资和业绩直接挂钩,虽然考核任务很重,但收入比起她在国有大行时有肉眼可见的增长。
为了完成指标,杨蕾会穿梭在大街小巷发传单;到菜市场、公园、贵族学校门口宣传摆摊;去车间、陌生单位扫楼办卡,甚至在婚礼现场的抽奖券上都印有她自己的理财名片。
换句话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就有希望能助她一臂之力完成指标。
当然,付出也获得了回报,她迎来了在银行工作的“高光”时刻,拿到了50万元的年薪。但是,银行给她的指标,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了难以承受的指标压力
让杨蕾决心离开的还有
严苛的惩罚制度
和不乐观的晋升之路
杨蕾说,之前在银行网点,叫号之前必须要举手示意,如果忘记做动作或者动作做慢了,要被罚款,而且每次的罚款金额在50-200元不等。
参加银行系统的演讲比赛,也只能私下找同事换班,或利用自己的调休时间。
置办婚礼用品,也好不容易请到了一天的假期,还因为之前的一点差错,受到了领导严厉的批评,和200元罚款。
在杨蕾看来,国有大行“一个萝卜一个坑”,领导岗位相对固定,她想转岗的愿望都没实现,更别提晋升了。而到了城商行,杨蕾更加强烈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卷”,她甚至无法想象等自己50岁还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去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
2021年初,杨蕾下定决心离职,结束了5年多的银行工作生涯。
从早8点忙到晚8点
觉得“收入并没有和付出相匹配”
和杨蕾同龄的绍兴人静静(化名)曾在杭州一家银行担任个人信贷客户经理。
早上8:15赶到单位打完卡后,就马不停蹄外出拜访客户。
下午4点,还得赶回来参加部门的“夕会”时间,汇报一天的工作成果。如果工作进展不满意,可能还会被领导留下来“谈心”。这种时候,静静能做的就是默默留在单位,继续联系客户,从而尽快赶上指标进度。
晚上8点左右才能离开单位。
静静觉得,收入并没有和付出相匹配。2021年7月,也选择辞职了。
考核指标似“天文数字”
大部分人完不成
事实上,绝大部分银行员工并不能完成规定的各种考核指标。
一年前,95后的于涛(化名)入职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的支行,他的工作岗位是对公客户经理,上班没多久他就领到了自己的任务指标。于涛算了算,平均每天要完成上千万的活期存款,每月几百万的贷款……
“别说我这个新员工了,行里的老员工也完不成!”于涛说,每天醒来,他脑海里盘旋的都是公司的指标、客户的需求和当天的业务。
最惨的一个月,于涛只拿到几百元的绩效工资。
上个月,于涛正式离职。按照行里规定,离职有三个月的脱密期,目前,于涛正在寻找其他金融行业的工作。
网友评论
来源: 钱江晚报、微博、网友评论等
编辑 | 沈易
一审 | 张雪
二审 | 许志强
三审 | 唐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