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华晨宇海口演唱会黄牛票卖不出去,而大麦网无票?-华晨宇海口演唱会价格
这个问题得看你提问的时间,并且做供需分析。
分三阶段
一、深圳场售完——宣布深圳场取消。
黄牛没票,大麦也没票。团票还打倒一个黄牛窝,人工电话一个一个查,我看过单子,少说有几百张团票被收回,后来由歌迷组织活动来竞争分配名额。深圳交通方便,临近广州。人口流动和人口密度大,华晨宇此前在广州开过演唱会,口碑良好,后援会中广东分会和台湾分会影响力巨大,看看《好想爱这个世界啊》的工会就知道了。万人振奋,需求严重大于供给,机票火车票酒店旅馆安排得明明白白,吃喝完乐的计划也很完美。住宿机票啥的早已经是高价,虽然价高,但是值得啊。结果,当头棒喝,人都傻了,比过山车还刺激呢。
二、焦虑等待期——一张关于海口的图流出。猜测新通知新安排新地点,各事项重新安排规划预备。没事,这个期间,大多数人还是很欢乐的,北上广武浙,猜了个遍。少部分人开始肉痛,国航退票损失惨重,住宿也是,有的不给退。我就是那个不幸踩中雷的人,武汉到深圳的高铁不就多那几个小时么,我怎么偏偏选了飞机,还是国航的机票。。。由于新的体育场不确定,所以门票需求还是比较稳定,像我,痴心妄想改在武汉军运会开幕式的场馆里举办。并且这个阶段咸鱼没有出票,一张第二场的都没有,我蹲了一整个星期,别说降价的,原价的都没有,我只抢到了第一天的。嗯,海口的那张报批表流出,部分人已经开始买机票定酒店的时候,我还在想着武汉会不会有机会,直到官方通知在海口,为时已晚,我恨。
三、通知转海口——大麦退票 。好吧,开始慌了,远呐,太远了,看完第三场怎么又飞半个中国去上班去上学?更要命的,机票一晚上就涨上去了,我武汉的,原来300左右机票猛地就彪上了千,在千位一直停留。我第一次坐飞机出远门,不知道搜索得多,机票价位就会上去,我一个人可改变不了这个交通需求。从武汉到靠近海南的城市,只有一条绿皮线路的火车,湛江坐船到海口的场馆还有大几个小时,有一个多星期,那条线路的票随便买(毕竟超过23小时,人受不了),后来就不行了。对航班的需求前所未有,武汉到海南的已经涨成那个样了,北方的更是难以想象。听说有几个凌晨降价了,可惜,我在熟睡中,学业繁重,没精力一直盯着,而且那么多人盯着,它降下去挺难的,还要和我重新调整的安排来,只能买固定几个时间点的机票,起床————出校门————天河机场(大武汉不是吹,坐地铁就花了一个半小时)————海南(我被逼得没办法了,为了看第三场,我选择到博鳌,对了,我还没第二场和第三场的票)————住宿和演唱会体育场。 嗯,靠近体育场的酒店涨价也很到位 。 美兰区就还欧克。 前期损失,加后期反应及时的高位机票和住宿,加挑战正常人的作息(工作休息)时间,成功劝退一批非海南本地的路人粉以及不是那么死忠的粉丝(简称群体A)。像我这种抢不到门票人士的普通歌迷还愿意跨山越海地去,只是因为坚信 “危机即转机”,准备了一年的演唱会一定不会差,门票需求因不可逆因素而放松意味着我可以趁虚而入,第一次去演唱会可以比往年更轻松地买门票,美美地看完三场,为了让机票和时间的效用最大话,索性多请一天假在海南玩个痛快 。
这阶段早期有人开始慌张,慌不择路地大折扣转票 ,很正常地市场表现,需求减少嘛,但是为了防止黄牛趁虚而入,以及黑子败坏无形的商业声誉,后援会以及广大有票人士达成“原价转票”的共识,超话贴吧咸鱼都是原价。官方已经发了退票通知和链接,客观上无法到达现场却把票卖给黄牛的行为是少数。本应选择低价票的我也认同了“原价转票”的观点,眼光放长远点,华晨宇本人出色的现场是我的回报和追求的效益,而黄牛囤票肯定是为了高价转出,赚钱 啊,短期的成本降低会导致长期的成本增加,得不偿失,没有低价票的事实和远期利益都让我接受了原价转票,都是歌迷,都不容易,而且演出的实际价值一定是高于市场表现出来的价值。如果在第一个阶段,黄牛成功屯到票,此刻他们手里的票价绝对便宜,我也一定会买,亏死黄牛。
四、大麦重新开票——纸质门票派送——海口演唱会正式开始。 没有退的门票自动对应换成海口。我在第三个阶段成功在另外一位歌迷那买到第二场的门票,舒服了。第三场门票的取得又回到大麦的刺激战场,在需求压力减少的局面下,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我而言都是完美的,成功改变第三场我没票的现实。抢海口第三场门票的压力比深圳第三场的压力可少多了,深圳看完第三场不太影响周一的工作,半夜吃完饭回去说不定还能睡个好觉。而海口有点为难人了。大多数黄牛的票就是这个时机取得的,即使第三场的需求客观情况上不如第二场的,但机票需求和票价明晃晃,广州到湛江的大巴包车需求明晃晃,湛江到海口的轮渡需求明晃晃,住宿需求和费用明晃晃,最明白二手市场门票需求和门票价格的黄牛会不清楚一张华晨宇周六演唱会的值多少钱?重新开票后,大麦依旧无票的局面有黄牛的一份力。而黄牛不知道死忠粉“原价转票”的观念有多牢固,转票多麻烦,快递邮寄的时间多着急,一些客观去不了的人有理性退票的,有宁愿放在手里收藏也不低价转人的,有委托歌迷带去演唱会看能不能以合适的价格卖给当地路人的,如果当地人不带偏见对现场有一些好奇心,白送也没什么,一个机会换更好的路人缘口碑是值得的。最终,黄牛手里的票只能烂在手里,而且黄牛手里有多少假票还不为人知,无票歌迷对黄牛票愿意承受的风险级别也不一样了,混杂次品的黄牛票实际价值会比歌迷手上待转卖的更低,“原价”是对普通歌迷的最好保障,需求大于供给时,歌迷不用花更多的钱,需求小于供给时,保障门票真实性。
可以这么说,当所有歌迷踏上海南岛,享受到各种优惠和福利的甜头时,门票需求重新回归到最一开始的状态,在第一场结束的时候,兴奋值和期待值蹭蹭上升。海南当地居民尤其是海口居民,他们的感受也尤其真实,好奇,惊喜,震惊,到处都是红衣服的姑娘,其实我也是挺惊奇的,旅游的时候,人山人海很常见,但不常见的是一群人在异地他乡有莫名其妙的默契,大街小巷都是放华晨宇的歌,公交车、城际、出租车、饭店、卖场夜市,都是这群为了演唱会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人。区别于普通的旅游消费,有出奇的凝聚力,彼此虽然都不熟,但三两个人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就可以拼团,所以包场的情况尤其普遍。如果哪个地点的商品特别好时,口碑会迅速发酵,通过歌迷群流传开来。
这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还挺好玩儿的。也更加印证了粉丝群体流传的一句话,人挑歌的同时,歌也在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