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师招聘遇冷,67.8%岗位空缺需补录,原因或与取消编制有关-厦门编制教师招聘条件
公务员向来被视为大学生就业的天花板,连事业单位岗位都只能屈居其后。唯一能与之媲美的,就要数教师岗位了。其优势在于,除了能享受事业编制待遇以外,还有带薪寒暑假。
00后大学生就业观比较看重稳定性,因此近几年考编成了热门话题,原本属于二本生天下的教资考试和公办学校的招教考试,也迎来了不少985硕博研究生的青睐。
再加上校外教培行业的取缔,教师编制就更加炙手可热,就连师范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水涨船高,教育类研究生成了内卷的重灾区。就在大批高考生准备报考教育类专业之时,部分地区的教师招聘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厦门教师招聘遇冷,67.8%岗位空缺,原因或与取消编制有关
还记得前年深圳教师编制招聘名单公示后,名校研究生云集的画面至今仍叫人记忆犹新。以前中学教师一般都以师范类本科生为主,只有少部分应聘者是师范研究生学历。现在别说是中学,应聘小学教师也要硕士生起步,本科生只能去应聘幼师,专科生更是毕业即失业。
去年教师招聘环境更加激烈,不仅一线大城市录用的新晋教师学历水平惊人,就连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学老师中,也出现了清华、北大毕业生的身影。正当师范专业学生呼吁,限制非师范生考教资的时候,厦门等地传来教师岗位招聘遇冷的消息。
按照往年的惯例,今年一月份时,厦门就启动了教师招聘工作,计划招聘1409人。按照往年教师岗位招录比不亚于公务员考试,可是仅过去2个月,厦门又开启了第二轮教师招聘,招收人数达到了953人。
正常来说第一轮招满,短期内不会有第二轮,而且招聘人数巨大,唯一的解释就是第一轮岗位空缺率达到了67.8%,没招满才会安排第二轮。为啥教师招聘热度会骤然下降?难道教师岗位对于大学生来说不再是香饽饽了?
网友纷纷猜测,会不会是因为事业编制改革,要打破铁饭碗制度。再加上教师退出机制即将实施,没有编制的保障,还不如去考公务员更为稳妥。
教师招聘首轮空缺的原因还有哪些?
取消编制的消息已经不是新鲜事,不光事业单位面临改革,连录用公务员也将陆续采取聘任制。先是高校教师不再享有教师编制,现在很多地区中小学教师改用参聘编。教师需要达到各项考核标准才有机会继续任教,若考核成绩不理想,有可能会被调岗或解聘。
参聘编与私企劳动合同相比还是稳定一些,只不过本质上来看依旧属于合同工。对于那些执着于编制的考生来说,教师岗位的含金量自然不如公务员。除此之外,教师薪资待遇调整,也是导致招聘遇冷的原因之一。
去年多地教师遭遇了降薪危机,以前年收入能达到30万的教师,去年可能才拿到20万左右。对于二三线教师来说可能依旧不是小数目,但是对于一线城市教师来说,已无法承担房贷和车贷的压力,有些清北毕业生已经开始萌生退意,想跳槽去大厂。
别看互联网大厂工作辛苦压力大,当老师的工作时间不比996短,收入上却差了一大截。本来想当教师比较轻松还有寒暑假,收入少些也能接受,没想到教师工作远比想象中要繁琐。既要负责学生的考试成绩,又要担心淘气闯祸,稍不留神被家长举报,年终奖就泡汤了。
新上岸的教师想离职,自然岗位空缺更大,招聘情况不理想,就引发了短期内的二轮招聘。此外,厦门教师编制遇冷,也与当地的经济环境有关系。本地考生更愿意去深圳找工作,即使难度大一些,未来的发展和待遇却能更上一个台阶,所以原因未必完全是编制惹的祸。
取消教师编制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取消教师编制是好事,这样能通过教育政策激发教师的潜在能力,避免出现佛系教学现象。眼下很多在岗教师什么事都不管,连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的事都推给家长。
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还没找老师追责,老师就在质问家长是如何辅导孩子的。取消编制后,教师就不能躺平了,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才能保证考核合格,保住自己的工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好处。
从宏观上看,取消教师编制也能降低盲目报考教师岗位的概率,让那些真正想要当老师的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否则将会有更多对教育事业缺乏敬畏之心的名校毕业生,为了就业而去当老师,没有起到老师应该有的责任和义务,这才是教育发展最大的隐患。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厦门教师招聘遇冷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万晴教育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创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