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消失的她》的排片和《八角笼中》的点映问题-消失的她 电影免费观影
首先给《消失的她》的场次足够多了,首日有15万场,影史最强端午档冠军《侏罗纪世界2》首日也就16万场,两部片预期票房接近,消失的她票价更高,23年的观影人次也比不了18年,场次开少一点点是可以理解的,本质上依然是同一量级。
但是《侏罗纪世界2》的排片有56%,《消失的她》仅仅32%,这是因为18年端午全天场次也就31万场,23年端午的全天场次有45万场,分母变大了,整体自然就变小了。
关于是否过饱和可以看腰部影院,大连和南昌排名第25的影院,次日数据,场均分别是25和35,平均座位分别是98和130,即使看黄金场,观众也能坐在黄金位置周围,不需要坐在影院边缘。
头部影院上座率确实很高,但是头部影院给《消失的她》的黄金场排片早就过45%了,排座更是早早过50%,大厅从早到晚都在放《消失的她》。
头部影院的排片这么高为什么总体上依然很低呢,因为腰部和县级影院把总量拉低了。
B值是宏观数据,对微观的个体影院参考意义不大。绝大多数头部独霸的档期排片都不会按照B值来,比如《灌篮高手》首日用50%的排片产出了85%的票房,B值1.6,按理来说要增加排片,实际上依然没怎么增加,这是有客观的商业规律在的,下面会讲到。
《消失的她》排片
咱是票组啊,专业点!排片并不是一个存粹的数学问题,不是说我扩大了排片,观影人数就一定会上升的,它是有边际效应的。
《消失的她》排片少的根本原因是端午节片子太多了,其次消失的她目前的排片已经达到它的容量上限了,再增加排片,票房有可能增加一点,但是对于影院来说性价比不高。 要知道大部分影院的日排场在20~50之间。《消失的她》首日之后直接被砍15000,排片比例也下降了,看上去好像是影院不看好,本质上是全国场次减少了3万。别看《 消失的她 》总排片减少了,但是端午三天的黄金场占比都在上升!
影院排片对于观众观影需求的影响十分有限。
仅仅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①我想看的电影是否在合适的时间有场次。
②场次里是否有合适的位置。
在满足这两个点之后,再去增加场次已经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一般影厅可以提供的黄金观影位占整个厅的30%左右。
举个例子:momo是影院经理,手底下有4个100座位的影厅,每个厅的黄金位在30左右。每天从早到晚可以排6场,总共24场。我们假设只有4部电影在映,周围《消失的她》潜在观众为每日300,《我爱你》为每日30,《变形金刚》为每日20,《 八角笼中 》为每日20。大家可以想想怎么排片最合适?
答案是2个厅放《消失的她》,《我爱你》《变形金刚》《 八角笼中 》早中晚各一场,总共21场,最后3场不放了(节省设备电力等)
《消失的她》12场,平均每场25人,一方面排片时间有保障,一方面观众密度不会很大,潜在观众的观影需求不会被影院的排片影响。这个时候已经达到充分释放的状态,再给《 消失的她 》增加排片,观影总人数也不会怎么变化了。
同理《我爱你》《变形金刚》可能潜在观众不多,但影院要是不给合适的排片时间,潜在观众一个都不会来看。影院给了,还能多赚70个观众。
这个时候我们再计算一下排片比例和票房产出:《消失的她》占57%排片,57%黄金场,能够产出81%的票房,上座率是其他电影的3倍 ——我们单看数据似乎会得出《消失的她》排片量不足的看法,但实际上《 消失的她 》已经是饱和状态了。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排片并不是一个存粹的数学问题”,春节档之类的硬性观影需求大档期是另外的情况。
当然,实际排片并不像我上面的例子这么简化,会复杂很多,但内核是一致的——《消失的她》端午3天在大部分影院都处于饱和状态,所以排片场次是总体一致的。 但是部分影院还没饱和,或者黄金场需求还没饱和,所以会有几千场次的波动——全国营业影院11000家呢,说明大部分影院的《 消失的她 》都是饱和的,不需要动了。
而消失的她排片显得很低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端午节的在映影片太多了,《消失的她》《我爱你》《八角笼中》《变形金刚》《元素城》《闪电侠》《蜘蛛侠》《赌神》,总共9部。
《我、八、变》这类片子中午晚上各一场得排,卖得好的还得加一场时间合适的。《 元、闪、蜘、赌 》保底一场得有。总共算下来就是保底10~13的场次。
对于大影院来说,每日排片上限能达到50+,《消失的她》给24场基本是饱和了,剩下的场次分给小片子。对于小影院来说(建这么小就说明周围观影需求不强),《 消失的她 》给6~7场基本饱和了,其他片子要排的充分需要13场次左右,总共就20场次差不多。
计算下来《 消失的她 》排片正好在30~40%的区间。如果没有这么多片子,假设只有4部片子在映,《 消失的她 》排场数量是不变的,但是小片子排的少了,一算比例就能达到50%以上。
比如今天6月25日,随着《八角笼中》下映,《消失的她》《我爱你》《 变形金刚 》的排片都提高了,这可以看作是《消、我、变》吃了《八》吐出来的排片么?当然是不可以的,大家去猫眼看看场次,就会发现《消、我、变》的场次基本没怎么动,排片率的上升只是个数学计算的结果……
这就是《 消失的她 》上座率这么高,票房产出这么高,排片量却不多的原因。和“撕排片”、“争排片”没什么关系,就端午档其他片子的的票房,如果还投入资金去撕排片,最后很可能要亏本。
《 八角笼中 》点映
先说一个事情:不知道是片方做了限制还是什么,《八角笼中 》在绝大多数影院的排片上限是4场普通场和2场黄金场。 尤其是大影院,一天五六十场的,《八角笼中》的排片也只有六场。《 八角笼中 》的排片总量高,主要是是小影院拉起来的,小影院本身场次就少,排了《 八角笼中 》之后,占比就会提升。(猫眼可查)
有很多momo认为《八角笼中》过端午档是为了恰钱抢票房的,抢了 《 消失的她 》的黄金场,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消失的她》 上映之前没有人预想过它能这么爆!
我们回头看,猫眼对 《消失的她》 首日的预期是9500万,对《 我爱你 》的次日预期是5000万。
我们反推一下,业内对这次端午节的票房预期:《消失的她》 3~4亿,《我爱你》 1~2亿,剩下的 《变形金刚》还能有个几千万,《 闪电侠 》之类的指望不上。
那么整个档期的票房估计介于6.5~7.5亿之间。
从2016年开始,不考虑疫情影响,端午档还没有低于7.5亿的大盘,如果按照原来的预期,大盘甚至有可能不上7亿,会很难看。
根本原因是国外大片拉垮了,《变形金刚》 如果能保持10e级别的影响力,再加上 《闪电俠》 《 元素城 》,出个1.5e上下的票房,整个档期会舒服很多。
当然我们事后诸葛亮一下,《变形金刚》 端午首日爆了一波,最后出了8000W票房,远超预期,加上 《闪电使》 《 元素城 》 还真有1.5e的票房。
但是看看端午之前的工作日表现,《闪电侠》 上映5天,日票房900万,《变形金刚》 上映12天,日票房900万,假如你是从业者,你怎么会有信心呢?
《 八角笼中》是临时决定点映的,端午22号开始,18号决定点映,本质上还是过来给端午节大盘抬一手。
《 八角笼中 》 再差端午3天也卖了6600w。假如大盘原本不上7e,《八角笼中》 抬一下就上7e了,假如大盘上了7e,《 八角笼中 》 抬一下就能上7.5e,摆脱倒数第一的局面。
现在大家看 《八角笼中》的点映很"惹眼”,主要是 《消失的她 》出乎意料的大爆 ,那么《 八角笼中 》的点映存在确实没必要了,但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结论。
关于 《 八角笼中 》 有没有点s,我的评价是,双刃剑了。
先说不好的部分。
目前(影院们)普遍对《 八角笼中 》的看法是:质量不错但是没热度。
说人话就是给排片能卖不错的票房,但是不能出圈吸引路人观看从而带动整个大盘。
《 八角笼中 》在端午点映对于电影本身其实是个不那么合适的选择:去同级质量独霸的档期点映,不能说找s,只能说没什么意义。
《八角笼中》口碑再好,能盖得住《消失的她》的热度么?不能,那就注定了口碑无法出圈。营销大,能大得过《消失的她》和《我爱你》么?不能,那就注定了《八角笼中》的热度无法出圈。甚至没什么自来水效应,质量好坏都是比较出来的,《 八角笼中 》质量是不错,但是在端午节好的不够突出,所以只能悄无声息的没了。(我周围的人都没怎么听说过《 八角笼中 》)
还有就是点映和上映的时间间隔太长了,点完还有两周上映,等到上映的时候热度都清空了,又要重新宣发——这就是为什么《 八角笼中 》还要开第二轮全国点映,想把一轮点映的热度维持到上映。
评分这东西还是很虚的,《 我爱你 》看了300万人,猫眼也就4.3万人评分,这个评分的代表性依然是有限的。所以才会有很多数据漂亮票房拉垮的情况。
说了这么多差的,也说点好的地方。
端午3天的票房走势看,《八角笼中》确实很能卖,仅次于《 消失的她》。
《 八角笼中 》的主要缺陷还是热度不够,后续能把社会讨论度营销起来的话(映前预售能拉上去),票房还是可以期待一下。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八角笼中》的宣发只能围绕王宝强和几个素人小演员进行,而真正能引发关注度热度的原型新闻事件、原型人物和格斗运动因为被认为太过敏感而只能在宣发时低调处理,不能提!更不用说去公开讨论山区的贫困和背后的原因了。实际上《八角笼中》能过审就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王宝强和片方在内容和剪辑上作了非常大的妥协。中国不是拍不出优秀的现实主义电影,而是拍出来了也放不了。
至于有的momo提到19点~20点区间《八角笼中》和《 我爱你 》票房增速一样(有图),虽然大家一直说“黄金场数量差不多”,但扪心自问,1.2万黄金场和1.4万黄金场不能认为差不多吧?
咱换个角度去说,《八角笼中》凭借只有《我爱你》85%的黄金场,产出了和《我爱你》差不多的票房,单场黄金场的票房产出接近《 我爱你》的1.2倍。 这就是《 八角笼中 》这几天黄金场一直在提高的原因。
说个有意思的东西,《 我爱你 》虽然是黄昏恋题材,但是买票的大多数都是25岁以下的女性。《 八角笼中 》买票的大都是25岁以上的男性。而且《我爱你》下沉市场好,三四线卖得不错 。《 八角笼中 》因为宣发原因在三四线不行,大家都没听过。
根据目前的点映数据,《 八角笼中 》在独霸档期的情况下应该是8e级别的票房,过不了10e,但保底也有5e,这个量级比肩药神就是想太多了。长线不好走,7月8日有《长安三万里》,7月14《 碟中谍》。
我不知道大家对《 扫毒3 》的莫名自信来源于哪里……《扫毒3》现在猫眼才18万想看,《八角笼中》已经猫眼27万了,每日新增还是《 扫毒3 》的3倍,《扫毒3》拿什么打《 八角笼中》 ?再加上疫情后的港片一路扑街《明日战记》《 风再起时 》(毒舌律师倒不算扑)。
《 扫毒2 》当年能12亿,①是19年大盘特别好,②是对手一般,上映一周的蜘蛛侠,③是热度极高,映前1个月每日新增想看都在1w以上。
《扫毒3》目前的数据扑街预定的……希望它能创造奇迹吧……影院首日给《 扫毒3 》56%的排片,这很难评……估计是给它试一下,万一首日不理想,就可以直接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