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识他,说人生得他这一知己足矣!他牺牲留给鲁迅一生的哀思-鲁迅先生人生写照的名言
1931年,鲁迅先生同到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的瞿秋白相识,之后两人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瞿秋白的学识及品格令先生极为敬佩。先生在送给瞿秋白的一副对联中,很真切地表达出了这种深厚的情谊:“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可见,瞿秋白在鲁迅先生心中,是亲如兄弟的关系。
鲁迅(来自网络)
鲁迅和瞿秋白首次见面,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以后两人便秘密来往。1932年9月以后,瞿秋白几次面临极危险的境地时,都是避居在鲁迅家里度过危险的;后来,鲁迅给他夫妇俩租了间房,让他们在那里住了好几个月。由于两家住所只隔着一条马路,这使得他们的交往很方便,先生与瞿秋白常常推心置腹地作竟夜长谈。
鲁迅与许广平先生(来自网络)
那时候,瞿秋白先后写了《王道诗话》、《伸冤》、《曲的解放》等许多战斗性杂文,用的都是鲁迅的笔名,由许广平先生抄写后投给《申报》“自由谈"发表。后来,鲁迅还把这些杂文编进了自己的杂文集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真正的作者,同时也表明了他们的写作谁也不是为了个人,只是为了同敌人斗争,是为了中国的光明。
瞿秋白烈士(来自网络)
1933年4月间,瞿秋白编了一本《鲁迅杂感选集》,并写了序言。写序言时,他为了避免房东的注意,连三天,熬着汤药,假装生病,躺在床上看完了鲁迅的杂文,到第四天晚上才起来动笔写。鲁迅看了序言十分高兴,对瞿秋白对他的评价和批评表示由衷的感激。
1933年12月底,瞿秋白要离开上海前往苏区了。在动身的前两天,他去和鲁迅告别,两人一直谈到深夜。这晚,鲁迅夫妇在地板上睡了一夜,而把床让给瞿秋白。但是,让鲁迅先生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分开竟成了永别!
瞿秋白烈士(来自网络)
不久,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他曾给鲁迅写信。鲁迅接到信后,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准备营救!只是可惜时间太短太仓促了,瞿秋白还是被敌人杀害了!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极其沉痛地说:“这在文化上的损失,真是无可比喻。”
鲁迅(来自网络)
为纪念挚友,鲁迅拖着重病的身体,把瞿秋白的遗文编辑成两大本,题为《海上述林》,还亲自抄稿子,亲自校对,亲自联系出版和发行。鲁迅在逝世前两天,把《海上述林》分寄给有关的朋友,他以这种方式来寄托鲁迅对友人瞿秋白的全部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