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情商极高的军神,助力中国辉煌,皆善终-情商比较高的人有哪些
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许多被誉为军神级的天才往往未能善终,他们或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或被帝王猜忌而惨遭杀害,如伍子胥、白起、李牧、韩信、岳飞等人,这让人深感悲哀。
然而,中华文明却孕育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不乏情商极高的军事天才,他们能在复杂的政治舞台上从容应对,留下了卓越的功绩。
以下我要讲述的三个军神,堪称史上情商最高的军神,他们对中国的贡献巨大,甚至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然而他们最终都得以善终,成功避免了兔死狗烹的命运。
王翦
王翦,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的军事策略与众不同。他并不追求引人注目的胜利,没有出奇制胜的战术,也不会以少胜多。然而,他的稳健和保守使他最终与儿子王贲一起,成为秦始皇一统六国最大的功臣。他们父子俩的军事力量,推动了五国的灭亡,促进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建立。
鲜为人知的是,王翦不仅勇武过人,而且情商更为出众。每逢出征之前,王翦便会向秦始皇提出赏赐的要求,他索要的财物越多,就表明他渴望通过努力征战来实现目标。这样一来,秦始皇便能安心地将大军交给王翦。
王翦是如何保持与秦始皇的良好关系并得以善终的呢?首先,作为四朝元老的王翦,他与范雎、蔡泽、吕不韦等丞相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使得他在政坛上拥有更多的朋友而少有敌人。其次,王翦在处理与秦始皇的关系时,他并不去触碰秦始皇的逆鳞,因此司马迁认为他是在苟且迎合、取悦人主,但这对于王翦来说却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最后,王翦在灭掉楚国之后,尽管秦始皇多次邀请他再次出山,但他却选择彻底隐退。
李靖
李靖,广为人知的军神,为大唐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其中,他成功灭掉了萧铣,破辅公祏。萧铣并非易与之辈,他建立的帝国势力范围广阔,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今越南河内),北至汉水。萧铣拥精兵四十万,称雄南方。
与王翦不同,李靖不仅在内战中表现出色,还在对外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成功地击败了强大的东突厥,并将其彻底消灭。此外,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吐谷浑,使得唐朝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巩固。
然而,他并未参与玄武门之变,为何得以善终,在636年平定吐谷浑后,李靖选择了“阖门自守”,拒绝与外界交流,即使是亲友也鲜有例外。这一决定的背后原因可能是李靖的健康状况,他在长年征战中腿脚不利,身体也有病痛。因此,他选择了一退到底,过上了隐居生活,这也使他得以善终。
戚继光
戚继光在明朝时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然而他的军事成就却往往被低估。戚继光的作战思想与传统的中国军事思想有所不同,他更注重实力而非计谋。他的战术理念与近代欧美军队相似,强调直接的战斗力和硬实力的较量。尽管他鲜有取得“以奇致胜、以弱胜强、一战歼灭几万、几十万”的战例,但他的军事才能和贡献在历史上仍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仔细研究戚继光,我们会发现他领导下的明军,已经具备了半近代化的特质,这是多么卓越的成就!戚继光在练兵、装备、军歌、纪律等方面的见解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可惜这种先进性未能得到传承。至于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戚家军的战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平均战损比达到了1:50,可以说是古代战争中的最佳表现!
然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够基本善终,其实是因为他在历史上所展现出的委曲求全的形象。当张居正还在世时,戚继光写给他的信中常常自称为“门下走狗小的戚某”,甚至为了贿赂文官而不惜代价。然而,张居正也明白戚继光的能力和作用,因此一直给予他机会来发挥所长。毫无疑问,如果戚继光没有选择采取这种逆袭手段,他可能就无机会报效国家了。所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