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世皇帝玉玺怎么如此直白易懂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去了哪里
《三国》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这一回说孙坚蔵玉玺背盟。
袁绍当初立盟约:……纠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一、以此盟约,孙坚不该私蔵玉玺。本意来救国难,致臣节,捡到国宝了应该交还国家代表的,当此时,袁绍可为代表;
二、就十路诸侯及盟主袁绍的表现来看,孙坚私蔵比拿出来奉送盟主要有利于国家些:一者这些人实在不是救国难致臣节的角色,各怀私心,趁乱谋利而来,玉玺一现,不知会惹出多少兵端,乱成什么样子?二者袁绍品质真比孙坚要差,一但玺归绍,绍作乱的能力就当时可比孙坚要疯狂几倍。
三、袁绍因孙坚不献玉玺,而传书刘表截击之,印象里这是刘表唯一的一次主动出击作战,绍与表两人的心胸及私心豁然于世。
四、孙坚立誓曰:死于刀箭之下!后果报之。天道循环,善恶相报耶?非也,为兵为将焉有不死于沙场刀箭之下?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孙坚的性格也决定他的下场。如果真有善恶报应,那佛门弟子大都应往生极乐,道教弟子多半羽化升仙,儒家弟子则大多应持笏朝堂,世人为善皆有好报哪会有那么多的恶人现世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