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疼痛的原因和分类和对治疗方式和药物是否有影响?-癌症发生骨转移疼痛剧烈,如何治疗最好
癌症发生骨转移后,会引发疼痛。但是癌症骨转移的疼痛性质不同,原因也不同,治疗方式选择也不同,这些实际临床患者的问题很少有人讲述。
癌症引发的疼痛主要分为三类:(1)由于肿瘤本身生物学炎症反应,局限性压力增高引发的骨的疼痛。(2)肿瘤压迫神经根引发的疼痛,或者肿瘤直接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3)由于机械性原因引发的病理性骨折或很快发生病理性骨折危险的骨内微小骨折引发的疼痛。
由于肿瘤本身生物学炎症反应,局限性压力增高引发的骨的疼痛。主要表现为夜间疼痛,疼痛性质主要是钝痛,不会因为体位的活动加重,有时候还会因为活动一下缓解疼痛,一般使用消炎类(非甾体消炎药物)有效,采用糖皮质激素也会有效缓解疼痛。这种疼痛一般都是转移到骨,骨膜被压力和炎症刺激引发的疼痛。这种疼痛很难通过手术解决疼痛,但是采用放疗可能止痛效果不错的。
肿瘤压迫神经根引发的疼痛,或者肿瘤直接压迫神经引发的疼痛。主要表现是神经根所管辖的范围的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等。这种由于压迫神经根引发的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的疼痛是一样的,这种压迫如果不解除,疼痛不会消失,而且止痛药物的效果也不是最好。
由于机械性原因引发的病理性骨折或很快发生病理性骨折危险的骨内微小骨折引发的疼痛。这种疼痛的特点是,活动时候疼痛加重,不活动或卧床时候疼痛会缓解,这种疼痛是机械性不稳定引发的,如果不解决机械稳定,则疼痛不会消失,如果治疗中不固定稳定,则疼痛依旧会存在,止痛药物效果不佳。这一类的疼痛往往需要手术固定,放疗止痛效果也不加。
上述三种癌症骨转移的疼痛,往往交叉同时存在,但也可以单独存在。这就需要临床医生鉴别疼痛性质和原因,这些鉴别非常重要,对于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判断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在癌症骨转移的疼痛治疗方面,一般而言,分为几种重要的策略。
首先,全身药物治疗很重要,包括:靶向药物、唑来膦酸、地诺单抗、降钙素等治疗,这些药物对癌症骨转移本身是其作用的,同时带有止痛效果。第二方面就是止痛药物,这里面也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非载体消炎镇痛药物,包括戴芬、扶他林、西乐葆、莫比可等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对疼痛具有止痛作用,还具有消炎作用,我们都知道癌症之一种炎症反应,所以这类药物理论上不仅真痛,而且还可以对癌症骨转移本身可能潜在有作用。另外一类是吗啡类药物,比如奇曼丁之类的,这类药物是在非载体药物效果不好的时候,再增加上去使用的,这类药物的好处是镇痛效果好,但属于中枢性止痛药物。
其次,是局部镇痛,包括手术、微创消融、同位素、放疗、局部制动等方法,这些方法具有直接止痛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择性正确治疗,可以止痛。
再次,就是卧床不负重等生活方式,去除掉这些引发疼痛的因素,很多患者躺在床上就是采用这种消极的方法。如果短期尚可接受,如果长期卧床,则可能还是需要药物和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