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關機,辦公室最後一盞燈暗下,鐵門鎖上,上保險,上班族的一天畫下句點。離開的人正想著,隔天早上還有發票沒有貼完、還有沒做完的報表─從系統下載資料,撈出特定欄位的數字,再複製、貼上到表格內。也許,很多人一整天的工作,就是在無止盡的下載、複製、貼上,無聊也無奈的重複工作中度過。
但如今,這樣的景象可能將被顛覆,這所有的工作:下載數據、擷取特定欄位資料、製作報表與簡報檔,這些制式、規律但耗費人力的工作,都能交給RPA搞定。
也就是說,過去在媒體廣為披露的「工業 4.0」、「生產自動化」,已經早已從工廠進入辦公室。當夜深人靜,員工離開辦公室時,電腦仍持續進行人們覺得煩瑣、無聊的工作,等隔天早上一來,就能看到完整的報表或簡報檔。
這就是所謂的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或流程機器人),也就是讓過去在電腦桌面與資訊系統之間的重複作業,通過流程自動化的方式,達到自動化的目的。因此,你不會看到真的機器人使用電腦,幫你準備文件,而是透過一個技術軟體或者程式就能幫你包辦整套流程。
這會帶來多大的影響?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報告顯示,全球 45% 的工作活動都能被自動化。更有專家大膽預言,「未來只要是用滑鼠與鍵盤做的事情,幾乎都能被RPA機器人取代。預估計,RPA 可以減少企業 25% 至 50% 的營運成本,以採購到付款的流程為例,總括「建立清單」、「付款執行」的所有步驟,過去人工作業約 402 秒,未來RPA僅僅只需要 69 秒,若單就時間來看,效率提升 83%.
再也沒有鐵飯碗,小心你的工作被 RPA 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 RPA 風潮中,最為積極的國家既非中國,也非美國,而是日本。第一個原因在於,日本本身人口與經濟結構的特性,必須更加投入在自動化技術;另一方面,RPA 本身非侵入性的性質,也能讓許多日本傳統企業不需大幅度更換系統,也能嘗試使用自動化的程序帶來的福利與效果。
事實上,機器取代人力的質疑,隨著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早已水漲船高。當財務、稅務、人資這些重視細節、具規律性的工作,也將步上同樣的命運嗎?
自動化衝擊,突圍關鍵在「升」
「過去 130 年,許多人類從事的工作都是無趣且非技術性的,但這樣的狀況即將終結」,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威爾考克斯(Leslie Willcocks)表示,雖然對 RPA 的發展給予正面評價,但也不諱言,企業在擁抱技術帶來的益處時,也必須做好準備,「企業必須適時吸收改變的規模。」
一定會有人被取代,不過這將會是漸進式的過程,應該不至於出現大量、快速的汰換;另一方面,自動化的過程也會創造新的工作機會。而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其實也有應對之法,那就是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與知識。通過上面的了解,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RPA可以替代人類完成那些高頻率且低智能化的工作,但是牽扯到需要智能與複雜的工作,RPA就會表現的無能為力。因為RPA只能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流程來完成工作,並不能自己獨立、智能化的處理那些沒有預設過或者高智能的工作。
RPA終究是人類工作的協助者,並不是替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