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銀行證券(BofA Securities)全球研究中心,發布了《智能機器人:未來工作入門》的調查報告。深度剖析了智能RPA機器人在後COVID-9時代,如何幫助全球各行業快速恢復工作並保持競爭力;在未來工作中,智能RPA機器人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成為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夥伴。
美國銀行證券調查發現,隨著印度對RPA的廣泛應用,到2022年,RPA機器人將替代300萬個低端職位,將節省超1000億美元人力成本;而在美國,也將有100萬個低端職位,會被RPA機器人所替代。RPA與人類相比,擁有24小時無間斷工作、薪水固定、不會抱怨等優勢,受到了各行業的青睞。
主要發現
由於技術更新,到 2030 年,全球組織需要重新培訓10億勞動力,佔全球所有工作崗位的 1/3;
預計未來10年機器人價格每年下降 1%,生產力每年提高 5%;
到 2025 年,全球機器人部署數量將達到 500 萬個,是 2019年的兩倍;
到 2030 年,Z 世代員工將增加兩倍達到 5100 萬,占未來十年勞動力的近 1/3.
到2022年,RPA機器人將替代印度IT業務流程外包中300萬個低端職位,將節省超1000億美元人力成本。
機器人將取代大部分低端工作職位
機器人不會接管世界,但不能忽視它們的風險。我們不止一次在電影中看到機器人毀滅世界的事情發生,這確實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不過在創造力、人性問題、社交等領域智能機器人仍然無法比人類做得更好。
例如,酒店業的活動策劃仍需要人來執行,而洗碗、掃地等無意義重複工作可交給機器人處理。根據麥肯錫的一份研究顯示,在美國有45%的工作可以通過創新技術實現自動化,可節省2萬億美元工資。
COVID-9的出現加速了人們對AI、RPA、聊天機器人、智能數據分析等創新技術的認知和應用。在美國,預計未來20年將有47%的工作完全被自動化代替;而在新興業務領域,可達到85%.
調查發現,在45 年內所有人類工作都實現自動化的概率為 50%,其中2040-50年完全實現人類級別的AI自動化能力,到 2075 年有90% 的可能性完全實現自動化。
北美地區與印度的工資差異,已從2005年的9.2萬美元縮小至2019年的4萬加元。由於印度對RPA的廣泛應用,到2022年,RPA機器人將替代IT業務流程外包中300萬個低端職位,將節省超1000億美元人力成本。
對於應用RPA的組織來說這將是一個福音,鑒於RPA機器人可以每天 24 小時不間斷工作,與人工相比可節省高達 10:1 的人力成本。
機器人會創造更多的工作職位
自動化機器人的出現確實搶了部分人的"飯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次科技的進步都將會創造出更多的工作職位。例如以下三個典型創新技術應用案例。
信息技術革命,創造了更多分析師職位:信息技術的興起使得收集數據的效率大大提高,很多工作在1980年便實現自動化。曾經有人認為,這會對數據分析師職業造成巨大衝擊。但隨著計算機效率的提高,獲取高質量信息的成本下降。並沒有減少對分析師的需求,反而刺激了對更有洞察力和低成本分析的需求,分析師從業人數也從 1980 年的約 400,000 人增加到如今的約 200 萬人。
Excel,創造了更多會計師職位:當微軟推出Excel工具時,不僅沒有取代會計師的職位,工作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1979年,全美約有299,000 萬名會計師;在1985年微軟首次推出Excel後,到1989年會計師成為增長最快行業之一達到524,000名。
ATM,創造了更多銀行職位:1970 年美國第一台ATM投入使用時,全美約有250,000 名銀行櫃員;2019年時,美國大約有 40 萬台ATM機,銀行櫃員的數量達到500,000名。這是因為引入ATM機後,每個銀行的櫃員從21名下降至13名,既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也使員工的時間用在貸款、投資理財等核心業務上創造更大的業務價值。
哪些行業能從智能自動化中受益
智能自動化雖然有諸多優點,但在應用過程中也面臨眾多挑戰和難點。其中,通訊服務、金融、銀行、保險、醫療保健、客服、半導體、雲、軟體行業、網路安全、公共部門等領域將長期享受到智能自動化帶來的諸多好處。
汽車、服裝、航天等傳統重型企業在應用過程中會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點。
智能自動化應用浪潮已到來,全球所有行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尤其是對於"Z世代"的人才,在以後的各種工作環境中皆少不了智能自動化的幫助。
關於美國銀行證券
美國銀行原名美國美洲銀行,創建於1784年,是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64位。總資產2.2萬億美元,年收入超1000億美元。美國銀行證券是美國銀行子公司,旗下的全球研究中心定期發布對全球金融、技術、股票等領域研究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