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每一位上班族,在每一個月的工作量中,平均會花費40%~60%的時間,在處理重複性高、規則趨於一致性的例行性事務工作,而這些重複性高的工作,往往是我們認為產值低,但卻又必須處理的工作,也讓重覆在做這些工作的員工,感到工作枯燥無趣且毫無成就感可言。我們無法避免這類例行性事務工作的產生,但我們可以選擇透過自動化的科技方法,縮短執行這類例行性事務工作的時間。
RPA到底是什麼?
RPA全名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中文稱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近幾年最火熱的議題,也是許多企業關注的焦點。所謂RPA是一種資訊工具,能夠模擬人在電腦上操作不同系統的行為 為什麼RPA可以做到上述行為,因為 也因RPA工具擁有這樣的特性,因此,RPA工具可以輕易做到下圖的這些行為動作:
簡單來說,現在員工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操作不同應用程式與系統的過程,未來可以用軟體機器人來代替執行,尤其是那些繁瑣、不值得費用人力的作業流程。這有點類似過去的鍵盤滑鼠自動化模擬軟體「按鍵精靈」、「自動點擊軟體」與「外掛機器人程式」的概念,但RPA功能更進階,提供流程概念與跨系統整合能力。
RPA可以應用在哪裡?
由於RPA工具的特性,因此我們以應收帳款沖帳流程(下圖)為例,一般的工作流程是需要財會人員以人工方式一一完成各個步驟的工作進行,通常應收帳款筆數非常多,由人工一筆一筆進行比對,真的很費時、費腦又費力。如果請RPA軟體機器人協助這項工作的執行,除了,可以大幅縮短人工處理及比對時間,還可以自動產出沖帳結果報告,並寄發E-mail通知財務覆核人員進行確認。
RPA需要程式開發嗎?
到目前為止,我相信大家心裡一定有疑問,RPA感覺很神奇,似乎可以解決我很多事情,導入RPA困難嗎?需要寫程式嗎?我想跟大家說: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常常會有個需求,希望 接下來,我們簡單看一下使用AA工具設定
RPA效益
導入RPA的實行效益可分作業效率、執行成本、工作品質及工作態度等以下幾個面向:
不僅如此,一個可以運行24小時的RPA軟體機器人,可以依序完成公司各個部門、不同職掌的工作內容,並且,也降低管理階層面臨缺工、員工異動、員工休假…等等人員管理的議題。
結論
企業中,有很多的工作是有時效性的,它只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提早處理或延後處理都不行,例如:每周五才能彙整下一周的報告,彙整完成才能進行分析,但常常因為彙整完成就已經天昏地暗了,哪有時間進行更重要的分析呢?因此,我們更應該善用機器人來協助這類的重覆性工作,讓多出來的人力時間,提升自我工作價值,投入在價值性高的創造性思考工作,或是分析性管理工作;如此一來,才能協助管理階層 根據一些實際採用RPA的案例統計,利用RPA的協助,預計可提升83%的執行效益,以及降低25%至50%的營運成本,由此可知,回想10幾年前,那時候的智慧型手機就是一種未來趨式,短短几年間,它已經完全改變了你我的生活習慣,而現在RPA就是這股趨勢,未來幾年,它將全面改變企業的工作型態,RPA就是企業的數位員工,而我們都需與這些數位員工一起合作與分工,將事情做的更快、更精準,所以思考如何提早因應未來的這股潮流,將是現在最重要的一個課題。善用新科技,已經是企業經營不可或缺的議題,對於公司而言,導入RPA工具帶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可以減少高重複性與低效率的事務工作、強化整體公司效率、並帶來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