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一年一度的出游高峰季.
今年,普罗大众的出游情绪依然高涨.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暑期以来被压抑的出游需求有望在国庆期间释放,7 天黄金周总体出游量有望接近去年 8 天的 " 超级黄金周 ",超过 6 亿人次.同时爱彼迎平台的数据也显示,十一假期 1600 公里以上旅行的搜索比例较五一小长假增长近 3 倍,其中 4800 公里以上旅行激增 12 倍.
节假日的热闹历年相似,但所处的大环境并不相同.在高涨情绪之外,旅游这一领域其实有了更多变化在涌动.
比如短视频、直播风潮进入旅游领域后进一步渗透,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断重塑.相比起过去仅依赖 OTA 平台作为出行助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将短视频当作信息获取、传递乃至交流、消费的重要渠道.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抖音推出了 " 打卡美好中国 " 的活动,并且上线了全新的国庆品牌片.不只是顺应趋势、炒热节日气氛,抖音也为大众的十一出游创造了不一样的观感与创新体验.
短视频 " 加入 " 旅途
没有人会否认短视频对大众日常生活各个细分场景的高度渗透和融合.
如今,视频化已是生活常态.因为大众的青睐与习惯,短视频近年来得到了爆炸式发展.加之这一内容领域发展多年,短视频平台内的内容功能更加成熟,因此得以满足用户除娱乐内容消费之外更多元化的使用动机.于是,对于已经习惯短视频的用户来说,当其产生 " 行 " 的诉求时,自然而然也会将目光投向短视频平台.
此外,短视频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 " 旅行 " 体验——云旅游.
去年,抖音针对宅家用户推出了 " 云旅游 " 这种全新体验形式,让消费者能够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足不出户拥有 " 诗和远方 ".时至今日," 云旅游 " 已经在短视频平台一年多时间的助推下,沉淀下来成为了一种大众喜爱的旅行方式,用户即使在客观限制下,仍可以为出游前置种草,捕捉和沉淀更多的内容 " 储备 ".
如果说短视频的诞生与发展催生并培养了新的旅行习惯,那么用户端本身的消费升级,也让短视频的探索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作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并不喜欢遵循模式化的旅行路线,期待个性化的旅行已是新常态.OTA 平台虽能解决部分信息不对等的痛点,但终究是以交易为导向,覆盖信息维度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要求的年轻人.一旦涉及到真实的用户测评、种草、行程规划等更为灵活的内容时,交易型平台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
年轻用户不光要求个性,也热爱分享,创作视频化 " 游记 " 也是年轻人旅途中的常规操作,而这又是传统 OTA 平台难以触及的腹地.由于传播门槛低、表现力好、强互动,短视频已经能够胜任为年轻用户旅途中不可或缺的 " 朋友圈 ",满足其一站式信息获取、分享和社交的需求.
用户诉求呼吁平台迭代,看到时代风向转变的传统玩家中,传统旅行社、OTA 平台都已从 2019 年起发力做内容,试图在交易之外,通过丰富其内容生态满足更多需求,以留存用户.而此时短视频就已经是最主要和关键的内容形式.
但内容的沉淀并非一蹴而就的事,相比从交易往内容方向跨界拓展的传统玩家,包括短视频平台在内的一众新兴玩家走得更快.特别是短视频平台聚集起了体量庞大、风格类型多元的 " 泛旅游 " 内容,也属于用户日常消费的内容范畴,更易被大众接受.
作为短视频平台的代表,抖音也相当应景地在今年十一推出了一个名为 " 打卡美好中国 " 活动.
国庆当天,抖音发布了《别光看 去试试看》主题 TVC,旨在激发国庆假期出游的热忱.和侧重风景宣传、介绍平台活动的宣传片所不同,《别光看 去试试看》结合国庆出游场景,和用户诉求来定义宣传基调,整体内容则是以 " 人 " 为核心,展现平台将如何围绕 " 人 " 来提供服务和激发用户创造力.而这也直接体现了此次活动的本质——平台为用户的旅途提供多种服务,其终极目的是链接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时刻,激活大众创造美好、享受美好出行的能力.
除了有 TVC,抖音在站内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动.
例如,抖音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打造了城市人文向相关故事展示 ,以在站内渲染十一国庆的节日氛围,调动大家出游欲望.同时,还推出了四条打卡路线,分别为:舌尖风味、大漠风情、沿海风光和历史风貌,覆盖全国热门城市及景点,可以直接成为用户备选和参考的旅游路线.沿着四条打卡路线,用户还可在平台上快速集齐吃喝玩乐购一站式的出游攻略.
为实现这一切,抖音也联动了诸多地方商家、景点及达人,以及时满足用户信息获取、消费、游玩的诉求,帮出游用户在线下消费决策中提供高效可靠的指引和参考,合理规划出行路径.
针对那些无法出行的用户,抖音特意为其准备了线上 " 云旅游 ",通过沉浸化的直播向用户传递当地吃喝玩乐、风土人情,让用户宅在家中也能一览中国山河.
此外,抖音还为参与活动的用户提供了万元旅行红包,旨在调动站内 UGC 内容的活跃度,以丰富平台的旅游内容生态,无法出行的用户也可以借助平台打造的贴纸,在线上感受出行氛围.
平台在旅途中更有用、更实用
以往短视频平台可能还只是旅游 vlog 内容的集合地,但透过 " 打卡美好中国 " 活动,如今抖音在旅行中的 " 实用性 " 价值反而更加凸显.
最直接的一点,体现在视频化内容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有用的增量信息.
旅游博主和游客将之前图文形式的游记进行了更为生动的视频化升级,给用户提供更为客观的参考,让游客得以直观感受当地真实景色,直接促使其 " 种草 ".同时 UGC 内容的参与,也能充当游客的旅行干货,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弯路,进而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为游客规划高质量的出行出谋划策.
而在旅途中,抖音也可以充当出行助手:基于 POI 为用户精准推送同城品牌、达人等最新热点,通过多维度的内容,匹配用户身处陌生城市的生活场景,用户旅游不只是了解景点风光和出行路线,更能够深入了解旅行地并获得更多服务.
得益于平台的社交属性,游客可以通过 " 扫一扫 " 添加旅途中相伴身边的亲朋好友,以视频化的内容拉近彼此距离;也可以将旅途见闻拍摄下来分享给自己的抖音好友.
同时因为抖音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已有布局,达人探店短视频投稿 / 带货直播、商家短视频投稿 / 直播 / 企业账号、用户短视频投稿是目前主要的内容展现形式.这种布局模式好处很多,最核心的是可以快速帮助游客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让游客能够化身为 " 本地人 ",所看即所买,提升了到地消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旅行中 " 踩坑 " 和被 " 割韭菜 " 的痛点.二是帮助商家提升内容经营能力,还能获取更多的客流.三是帮助达人增加变现手段,丰富多样的出游素材能够优化达人产出内容,提升粉丝关注数.
当然,随着平台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抖音能够实现的不只是 " 所看即所买 ",更是 " 随看随买 ".
自去年发力直播电商业务以来,抖音的电商基础架构逐渐成熟,用户在平台的消费意愿与消费习惯也随之成形.今年国庆期间,抖音推出 " 国庆新趋势周 " 电商活动,通过抖音商城百亿补贴、王牌直播间和短视频好物打榜赛等多样玩法,让用户无论居家或旅行,都能省心省力购买好物.
对用户而言,抖音已经是一个可以在旅行途中可随时使用以满足多种需求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当然从更宏观视角看,平台满足用户需求,联动起的还有达人、品牌商家、景区甚至是一座城市.这就使其有用性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拔高.
无论是达人或是商家,搭乘着平台的短视频、直播等媒介形式,以及抖音电商的兴趣推荐机制,都能够以此来沉淀粉丝,开辟生意增长曲线.特别是对本地商家而言,过去可能只有线下的生意,来到线上则完全是在收获增量.
而平台以短视频、直播和本地服务缩短用户从被种草到线下消费的转化路径,这也是为景区和当地旅游业带来增量.抖音相当于一个广泛的流量池,可主动从中发掘更多的意向用户,这将极大的延展景点获客引流的路径,且减少了平台跳转所面临的流量流失.
当然众多的商家、景区获得增量之后,城市也会是受益方之一.以往城市形象打造与宣传往往单向 " 一对多 " 的传输,但现在抖音相当于给了用户、商家、达人、景区发声和表现的舞台,通过他们来深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整体的旅行潜力,塑造更生活、更潮流、正当红的旅游城市形象.
短视频进入旅游领域已经不算新鲜事,但以补足旅游行业中的大众消费内容、提供更多元服务为外显,抖音在这个过程是从内容往更深处、更多元方向切入.而在叠加不断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务与兴趣电商业务后,正如 TVC 所传递的 " 从这一刻起,在抖音,别光看,去试试看 " 理念,满足用户旅行途中从种草到消费的全链路需求已是水到渠成的一步.
短视频不只是种内容表现形式,更能链接起多种服务,对用户来说是社交、生活、娱乐的便利,对商家则是经营、获客的增长便利.而抖音则是从最初的一种娱乐方式,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交方式、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