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平台发布的2021 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养老储备日渐受到中国年轻一代(18-34 岁)的重视,储蓄率创下2018 年以来的新高。报告显示,年轻一代每月的储蓄比例从2020年的20%跳升到今年的25%,每月储蓄金额达到平均1624元。
虽然年轻一代在增加储蓄的道路上取得进展,但仍然缺乏合理而充分的投资。调查显示, 接近四分之一的年轻一代仍将现金存款视作养老储备的主要形式,23%的年轻受访者表示自己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导致较少参与投资。即使在已经有一定投资经验的年轻一代受访者中,也仅有16%听说过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策略)。在这些对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策略)有所耳闻的受访者中,真正投资购买相关产品的只有25%,而表示自己非常了解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策略)的特性、优势的受访者仅占15%.
储蓄率提升的原因
储蓄率的提升受到多个原因的影响。一方面,去年以来,疫情余波未平,76%的年轻一代表示计划增加应急储备。同时,相对于35岁以上人群,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目标更高。年轻一代预计安享退休需要储备接近155万元,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的目标139万元。
中国是一个居民储蓄的大国,到去年年底,中国居民储蓄的余额达到93.44万亿,相当于当年我国GDP的91.2%,应该说是储蓄率很高的一个国家。目前居民投资渠道很窄,相当一部分人就投资到证券市场,所以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呈现的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
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
1、收入的分配。一般而言,收入高的阶层的储蓄倾向高于低收入阶层。
2、消费倾向。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储蓄和消费是彼此消长的。
3、金融市场是否完善,个人同金融市场的关系。西方居民习惯于同金融市场发生联系,而东方居民缺乏对金融市场的关心。
私人理财行业市场前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人的储蓄方式变得多元化,存钱方式也不再仅限于银行。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万余家"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日益流行,公众对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在线理财教育行业的兴起,相关市场空间也快速拓展。在线理财教育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涉及互联网、金融、教育等领域。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金融结构更加优化,多层次,形成覆盖范围广、差异化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即大力发展企业年会、各类医疗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推动居民储蓄在资本市场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