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拿到外企的offer,她却犹豫了,不是工资太低,原因竟是……

喜欢一个人看海
口语营认识的朋友Selene最近参加了一个外贸公司的面试,口语的优势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可最后拿到offer时,她犹豫了,纠结要不要去上班。
她告诉我工作待遇、工作内容以及她的想法,我最后建议她还是看准了再下手。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觉得无论男女都怕入错行,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必须得慎重,因为搭进去的是你的时间、热情还有机会成本。
她应聘的是外贸跟单,我曾在深圳做过单证员,也算是外贸周边岗位,就聊得挺投机。
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猛然发现自己在职业规划这块是毫无规划。第一份工作是因为不想麻烦深圳的同学太久,尽快在深圳落脚而草草去上班的。
是一家做e—bay的零售小公司,卖华强北山寨的苹果mp3给外国人。我的工作就是客服,回电子邮件和整理一些琐碎的货单。
后来又辗转换过几份工作,客服,单证员,海运操作员。
有一份单证员的工作做了快两年,工作琐碎但安逸,那两年感觉自己真是不思进取,天天就是按部就班,在一个每一秒都在变化,每天都有人不停奔跑追逐的城市我麻木在这种短暂的安逸中。
很多年后,当我的女强人表姐打电话开导深陷一地鸡毛的困顿生活而无法自拔的我时,我将会想起我在这家公司温水煮青蛙般麻木工作的两年。很多年后,表姐将会告诫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当时在深圳,每个月我拿着不上不下的工资,拿到的钱很大一部分交了给房东、公交公司和快餐店,最后到自己手上的少得可怜。
也有很多次觉得不能这么咸鱼下去了,要翻身,可是总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见起色。要么就是自己的懦弱,要么就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总之我这条咸鱼直到离开深圳的那天也没有翻身。
记得离开那天,我的火车是傍晚,好朋友Nancy来送我,她是我高中的好朋友,来自同一个小县城。
我的那趟车也不过就是回老家,也是回她的老家。过年她也要坐那趟车回家,也不过分别数月就能重逢,可那天的气氛却有点伤感。
不知Nancy当时为何那么伤感,大概是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和想到了自己还要继续在这个充满梦与激情的城市继续打拼吧!
当时的画风大有一个倔强的士兵在战场送走一个铩羽而归的败兵又继续回去战斗的感觉。
当车窗外的建筑物和Nancy小小的身影慢慢后退时,我在心里默默感慨,这座城市我来过,可是,只是来过!
我也在心里默默地祝福Nancy能够留在这个她热爱的城市,拥有她想要的生活。
我也坚定地相信她有那个能力。虽然三年之后的某一天Nancy也坐上了那趟列车踏上了回家的路。像我当时一样。
能定居在深圳的人不多,但也有一小部分留下来的,比如我大学的凌同学。
她的职场轨迹与我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我的职场轨迹是反面教材,那么她的就是教科书级的范例。
她投入每一份工作前都有所规划,干的每一份工作几乎都为她下一份工作加分。
第一份工作选择在关外的工厂而不是光鲜亮丽的市区写字楼,理由是工厂里成长快,能直接接触到业务和产品。
她上班没多久就有个参加广交会的机会,当时她的英语口语算是去的人中比较好的,与外国客商一来二去也应付得很好,老板一下记住了她,回来就受到了重视。
在工作中她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快速获得了核心业务知识和经验。工作之余她还花“巨资”,在当时算是“巨资”啦,她参加了口译培训班提升口语和翻译能力。
她并没有像我一样一份工作做很久,不是因为她浮躁没耐心,只是她的野心让她在学完了核心业务知识后没办法再在小平台呆着。
所以她逮着机会跳了几次槽,有些是工作中认识的同行公司介绍的岗位,有些是猎头岗位。总之是越跳越好。
如果当时我能够超脱地看一看自己与凌同学,就能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努力规划自己未来的女孩与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女孩在同一片蓝天下,吹着同样的海风,沐着同样的星光,走着自己的路。不同的是,一个往左,目标坚定,一个往右,随波逐流。
回到下午与Selene的谈话,她说我不出来工作是埋没了人才。我说,如果十几年前我有现在的阅历和心态,我相信我能干得更好。
可是这个如果是不成立的,人永远只能活在当下。
感叹时光没有意义啊,以今天为界,10年后是不是我还是会感叹,如果10年前我怎样怎样,现在我就怎样怎样啦?我想肯定会的。
既然如此,不如在10年后的10年前,也就是今天,作好相对完美的规划并付诸行动,让10年后感叹的时候遗憾少一些。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