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用卡拒付对持卡人造成的影响
最近在了解信用卡相关的知识,作为外贸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信用卡跟我们的利益最为切身相关的就是国外消费者的拒付行为了,那么什么是拒付?国外消费者什么情况会拒付?拒付对于国外消费者有些什么影响呢?我相信这些问题是每个外贸业务人员都应该明确和清楚的。以下是收集到的资料:
什么是拒付?
所谓拒付(chargeback),指的是持卡人在收到信用卡账单日起的180天内,可以向银行申请拒付账单上的某笔交易。如果银行受理, 就要把持卡人扣除的钱,退给持卡人。如果卖家(商户)不同意,会有一个调单处理,就是银行要商户提交交易的证据,银行转交至持卡人,如果持卡人不认同,那么依然拒付。这时候,商户不服的话,可以申请第三方仲裁,由仲裁机构判定商户和持卡人到底是谁有理谁无理。假如仲裁结果是持卡人败诉,这个过程产生的所有费用都由持卡人承担。银行也会在持卡的人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记录,对持卡人以贷款,买房,买车,医疗,工作等等都会产生一生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个拒付的代价比较大,所以正常的交易,持卡人一般是不会拒付的。
常见的拒付(chargeback)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盗卡交易。就是持卡人的信用卡信息被人盗取,盗卡人以持卡人的名誉刷卡消费。此种拒付好的支付网关凭借自己的风控系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 货不对版。就是持卡人收到的货物和实际想要的货物差别太大。此种拒付需要商家发货时检查清楚就可以避免。
3 货不对账。就是指持卡人购买了你的产品,但一直都收不到货物。此种拒付则需要商家诚信经营,或者选择好的快递公司,以免延误。
4. 恶意拒付。如收到货不付款。销售商品、使用的卡种、使用的支付通道的不同,发生拒付风险的几率是不同的。持卡人一旦被发现是恶意拒付,除了信用卡记录会变得很糟糕之外,甚至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拒付对于国外消费者有些什么影响呢?
拒付对于国外消费者的影响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欧美等信用卡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欧美国家,信用体系制度已经建设完善,信用卡消费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会生活等息息相关,使用信用卡消费关系到人们的信用记录。信用卡组织有一条规定,只要是信用卡拒付,就必定会在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上刷上一笔,无论是否恶意拒付。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人会轻易的去拒付,一旦申请拒付,发卡行以及提供信用卡通道的第三方公司也会介入调查,对持卡人来说是相当麻烦的。这也是信用卡能有效避免拒付的原因。根据信用卡组织的统一,信用卡拒付率仅为万分之三。信用卡的拒付相对较麻烦,需要用户向银行提出申请,并且将会在用户的银行记录里留下一笔,用户一般情况下不会无理取闹。卖家可以多做一些工作来防止恶意拒付情况的出现,还可以有意地回避某些恶意拒付较严重地区的客户的信用卡支付。一般信用卡支付的拒付大部分是因为客服工作没有及时做好。没有跟进客户的交易情况。或者货物的质量确实是出现严重损坏。最严重的是有的商户根本就不发货,老外不拒付你才怪。
总结:关于国外消费者拒付这个情况,无论什么情况,消费者一旦拒付就会在它的信用记录上出现这个记录。试想一下,即使是第一种持卡人最无奈的情况盗卡交易,那么消费者的这个信用记录也是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对财物保管不妥当、粗心大意的人,这个记录还是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的。所以消费者在拒付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个拒付金额跟要付出代价的一个博弈,这就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的拒付率比较低,仅为万分之三的原因了。
当然,这里是针对欧美国家,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南非、印尼等信用卡制度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还是需要比较小心的。另外,尽管欧美国家的信用卡体制能保持,业务人员还是需要对一些每笔交易尤其是金额大于100美元的的交易保持警惕,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