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会有“撤回”功能,又为什么要限定在两分钟?-微信“撤回消息”,为何限制2分钟内?答案来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说出去的话就好像泼出去的水,没有后悔的机会。但是在微信中,却有撤销的功能。只要是在2分钟以内就能将公布的全部内容撤销,用技术手段实现“反悔”。
那么为什么微信会有“撤销”功能,又为什么要限定在2分钟内?这两个原因你清楚吗?
撤回功能一经推出,很多人的认为这一功能还是较为好用的,例如平时聊天会出现打错字,导致含义的歪曲,或是单纯的错发内容。这些都还非常容易解释,但如果是说一个人的说坏话,结果一不小心发至了这个人所属的微信群里,简直是非常尴尬。因此增加了一个撤销功能,是为了方便大家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
那么为什么撤销时间要限制在两分钟以内呢。
原因一:信息调整时间
用户在推送信息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再次访问一遍自身的内容,如果是信息较为短的,一眼就能看得出存在的问题。而发现问题的时间在2分钟以内是充足的,超出2分钟的话大部分没有问题。
就算是推送一大段的文本,也是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纠正自身的错误。因此第一个原因就是信息调整时间,保证用户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寻找问题而且调整问题。
假如撤销时间是两个小时,那信息公布之后,用户就根本不会担心到底有没有问题,因为反正还有那么长的时间。结果不正确的信息被不正确的人看到了,很有可能会造成多余的不便。
原因二:信息精确性
和朋友聊天自然是期待每一条信息都能精确传递,且不会发生错误。要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字,信息就没有精确性了。并且撤销时间没有限定的话,有些人作出承诺都能够在事后后悔。另一方能够随便变更信息的精确性,作出的承诺就没了任何意义。
比如对方承诺在多久内要还钱,结果另一方能够在任何时间把这一承诺撤销,那信息准确性就不确定了。微信聊天早已能够作为直接证据,假如和人发生了纠纷案件,运用微信聊天记录,就能确保信息的精确,而不是单方的编造。拥有时间限制之后,另一方超出时间就不可以撤销了,那么承诺的事就坐实了。对方如果想要反悔,也没法将内容撤回,因此这一条微信记录就具有了法律效益。
微信聊天有很多必须大伙儿留意的地方,近期微信还爆出了一项取消2分钟内“删除”功能,撤销和删掉将不会在2分钟内同时出现,这就有效防止了有些人把撤销键摁成了删掉。这一项功能还是很贴心的。
总结一下,每天使用微信聊天的人不计其数,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任何时间内撤销信息的话,将会产生很多坏事。本来互相承诺的事,却扭头就后悔了,借走的钱也很有可能就收不回来了。因此有2分钟的撤销时间,对彼此是一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