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特点有)
1807020116
摘要:科威特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其本身的领土和海洋情况具有特殊性。历史上科威特也与其他国家为争夺海洋资源产生过一些纠纷。本文将从科威特的介绍入手,分析引入该国的一些水域特征与概念,进而延伸到其海洋资源的使用情况。继而介绍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现后对于科威特的意义,比如如何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如何处理与其他邻国的关系等等。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自己一些关于海洋问题的思考,也可以为研究其他国家或者本国的海洋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科威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问题
一、科威特简介
要研究科威特关于海洋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这个国家有所了解。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科威特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它处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东南毗邻波斯湾。它的邻国众多,西部和北部与伊拉克为邻,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同伊朗隔海相望。科威特的海岸线长有290公里,基线也较长,因此它的水运也处于重要的地位。波斯湾沿岸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科威特及其相邻国家的特色,毗邻波斯湾的地理优势对其资源的进出有也有很大的帮助。科威特的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本国淡水资源匮乏,饮水需要考伊拉克进口。这样一个荒漠缺水的国家,与其他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常常因为争夺海洋边界线与石油资源发生冲突。以上就是我们进行研究的背景。
二、科威特的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
科威特的海洋资源利用渊源已久。目前科威特的海洋资源开发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水运的发展与渔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水运的发展。科威特有利的位置条件是其发展水运的前提。科威特有众多的港口,主要包括科威特港、阿卜杜拉港、艾哈迈迪港、舒艾巴港,其中科威特最主要港口是科威特港和舒艾巴港。科威特港年货物吞吐能力巨大,约为6500吨。这里主要的出口货物是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等,进口的货物有水泥、车辆、食品等。科威特各个港口的泊位众多,装卸效率高。在这种多个港口,多个泊位的综合作用下,科威特的水运能力得到证明和提高。
然后来了解海上渔业的发展。该国与波斯湾交界处的水域较浅。海湾和沿海大陆架水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贝壳资源,种类繁多,易于捕捞。科威特的渔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前景光明。
综上来看,科威特能够积极有效的利用本国的海洋资源。
三、科威特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渊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产生于1982年,科威特是其缔约国之一。海洋法公约中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规定,比如对内水、领海、临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等重要概念做了界定。该公约对于各国关于海洋问题的争端有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海洋的各个方面,被西文学者誉为“现代海洋圣经”。今天,无论是协议划界,还是诉诸法律提交国际法院裁决,它的法律原则都是不可动摇的。[1]
科威特位于海洋纷争的“热点”地区之一的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让这里时常产生资源纷争。海湾地区地域狭窄,但是周边地区国家多。独特的地理特征,使所有沿岸国家均不能获得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而且国家之间还存住岛屿主权的争议。同上注科威特就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存在着主权分歧。
在历史上,伊拉克与科威特就发生过争端。1990年8月,科威特战争爆发。伊拉克觊觎科威特的石油,无视国际社会的规则和国际舆论的攻击,入侵科威特,挑起战火,意图将科威特变成本国的第十九个省。这场战争带来了严重的伤亡,最终由五个月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而结束。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发布于这场战争之前,却没有起到阻拦的作用。公约是各国互相妥协的结果,而这项公约的真正推行实施,维护海洋安全还需要各国共同的努力。
2、启示
科威特作为一个小国家,面临着许多大国的虎视眈眈。要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需要充分的利用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内容。
对于周边国家对于沿海大陆架的争夺,可以运用公约中的自然延伸原则。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沿海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原则有非常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一原则,一些沿海国可以将本国的大陆架扩展到超出200海里,而不超过350海里的范围之内。同上注这种划分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还需要国家间进行相关洽谈,拟定一个各国都能够接受的详细的大陆架划分规则。因此科威特本国应当与周边其他国家在公约规定的原则基础上达成共识,确定好本国的沿海大陆架,避免由于边界不清而带来的一些纠纷以及对大陆架中资源的争夺。
关于对沿岸海洋资源的开发,可以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共同合作和共同开发的思想。例如波斯湾沿岸国家对于资源的争夺,可以采用共同合作和开发的方式。各国可以经过协商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种开发的形式既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缓解紧张的局势,促进波斯湾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这种思想对于沿岸国家更为公平,也能减少许多纠纷。
在石油资源开采和发掘之前,沿海的许多国家都以渔业为生。在历史上也形成了捕鱼权的划分,但这个界限是模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还需要重新的规划和确定,老旧交替阶段容易引起纷争。由上可知不管是边界的划分,资源的开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虽然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指导,但无论是历史的原因还是从各国的私心出发,这种规则在践行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国家间的差异。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还是需要进一步拟定和形成详细的规则。
四、科威特目前的发展情况
2016年5月1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巧妙利用挡潮阀系统将海水引入内陆地区,帮助科威特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城市。该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波斯湾的海水引入内陆,使那片内陆拥有了约200公里长的海岸线。[2]这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理想中的沙漠变城市变成了现实,该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资本巨大,建成后预计可供25万人居住。科威特这一创举为那些沿海本国内环境却不好的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当然这种做法也一定程度上的违反了自然规律,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但这着眼于国家发展的举措表现了科威特勇于探索方式减轻本国恶劣环境对国内的影响。利用海洋资源积极主动地改变本国的恶劣情况,这也体现科威特近年来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和创新。
2018年7月7日至10日,联合国埃米尔萨巴赫殿下应ZX要求来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科两国进行双边会谈,就中科关系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关系深入交流,达成重要共识。在双方协商达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科威特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称,中科双方强调自由、开放、稳定的海洋对两国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双方重申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和平解决纠纷,合法利用全球海洋。双方愿继续加强金融领域、能源领域、物流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增进两国的友谊和合作关系。这展现了科威特积极发展外交关系,积极洽谈与别国达成合作关系,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展。
五、总结
在梳理了科威特国家的基本情况,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海洋法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后,我们可以看到科威特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战争的打击后,更加能够利用海洋法公约处理国际关系,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它更加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甚至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前端。科威特的发展历程除了对于本国发展有借鉴意义外,对于其他国家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海洋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它是主权,是领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支持下,各国应当保护和发展好本国的海洋资源,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惠荣:海上没有弹丸之地——《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看海洋权益纷争,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第23卷第1期;
[2] 海文:《科威特引海水进沙漠建造新城市》,《中国海洋报》2016.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