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2》有哪四大拯救计划,这些背景知道吗,没有剧透
我们能活下来吗?这是吴京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流浪地球2》拍出了宏大史诗感,也算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既有充满科技梦想的太空电梯,那种逼真的感觉,如果这不是电影,我都会以为真的有这样的产品;也有“危难当前唯有责任”的那种人文情感,尤其是在面对引爆月球核弹必死任务时,中国航天员中队那句“五十岁以上的,请出列”,让我眼含热泪。
不过也正是由于《流浪地球2》故事宏大,人物繁多,很多人看完仍是模糊不清,因此,我结合《流浪地球1》,说说《流浪地球2》故事背景和知识,将有助于您理解这部电影的深度和伟大。内容不涉及具体细节的剧透,在观影前后都可以阅读。
拯救地球四大方案
《流浪地球2》不是《流浪地球》的续集,而是前传。讲述的是地球在脱离太阳系,开始流浪前发生的事情。按照电影的时间尺度,在2078年,将会爆发史无前例的太阳氦闪危机,地球将会面临毁灭消失,为了人类的自救,在距离危机还有34年(2044年)前,成立了联合地球组织(UEG),尝试各种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方案有四个:
第一个方案是数字生命计划。在影片开头展现了脑机接口科学家进行试验的场景,通俗地理解,就像元宇宙,人死后转为数字世界,得到永生,但是最终被联合地球伦理委员会否决并禁止,理由是没有人本身,何谈文明。
第二个方案是由美国提出的方舟计划。就是利用太空电梯登陆到方舟号空间站,利用空间站逃离地球,规避太阳氦闪危机。但是空间站遭遇不明攻击,太空电梯失控,全部空间站被毁。
第三个方案就是由中国主导提出的移山计划。也就是以后的“流浪地球”计划,计划建造1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起初遭到很多国家的反对,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推动计划的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
第四个方案是俄罗斯提出的逐月计划。他们认为月球更小,推进和刹车的能量控制更好,期望把月球改造成天然逃生舱,将人类输送到月球后,逃离太阳系。但因为月球结构和生态不适合,最终该计划合并到移山计划。逐月计划在后来遭遇月球撞击地球的危机中,及时完成输送航天员到月球引爆核弹,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移山计划提供了机会。
三条主线和两大高潮
电影《流浪地球2》整个故事的推进按照3条线进行。
分别是位于UEG联合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负责推进移山计划的全球沟通和决策;
位于地球的地面程序管控图恒宇(刘德华饰)、马兆(宁理饰),负责系统的维护和核弹的线路串联;
位于太空的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张鹏(沙溢饰),负责执行太空任务和引爆月球核弹。
电影有两大高潮:
第一次是方舟号空间站遭遇毁灭。由于未知原因,大量的无人机突然出现程序被篡改,原本是保护太空电梯,结果却变成攻击太空电梯,并最终摧毁了空间站。
第二次是月球即将撞击地球。由于被攻击,月球上的发动机出现异常,导致月球偏离,撞向地球,为防止毁灭性事故发生,将地球上所有的核弹部署到月球和地球表面,相继引爆,一方面摧毁月球,另一方面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开始逃离。
纵观整个影片,《流浪地球2》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场面宏大、故事盘根错节的史诗类科幻作品。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的科学构想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在现有科研成果中的合理创想。最有代表的无疑就是太空电梯。
早在1979年科幻大师克拉克在其小说《天堂喷泉》中就曾提出过此想法,用相关的原理在太空产生离心力,用来抵消地球引力,从而实现太空电梯,2018年日本在国际空间站用两个卫星验证了太空电梯轿厢的可行性。在这部电影中,非常超前地看到了运作中的太空电梯,从一张概念图,到最后上万个零件的CG模型,这里面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也可以看出电影制作的精致。
我们能活下来吗?我开始期待《流浪地球3》的到来了。
#流浪地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