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传统经典,让青春之树绽开古典之花-扎根青训
扎根传统经典,让青春之树绽开古典之花
青春如火,最灿烂精彩处在于其熊熊燃烧而分秒不停的热烈;青春如树,最如梦似幻处在于其不断延伸而可能无限的未来。近年来,我们常常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见证青年们热烈精彩的青春:疫情防控中青年志愿者前赴后继,用青春构建最安心的堡垒;科研院所里青年研究者焚膏继晷,用青春谱写最新潮的论文;田间地头上青年村干部日以继夜,用青春编织最和谐的纽带。不过,青春不止于热烈,它还意味着学习与成长。青年们于此时坐拥一生中最活跃的思维与最牢固的记忆,正是扎根传统经典,培植古典之花的最佳时节。
扎根传统经典,有利于青年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传统经典,就是整个文明中最坚实的骨架与基石。扎根传统经典,青年才能真正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发轫与流觞,才能对历五千年风雨而不倒的文化脊梁有自发的信任与崇敬。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司马迁也说过:“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非罹困穷而不改、经霜雪而独艳的经典之作,不足以真正支撑如磐石不改般的文化自信。
扎根传统经典,有利于青年走出信息茧房。当便捷的移动终端取代报纸书籍成为信息获取的最佳渠道,当大数据的精准推送取代辩论商讨成为观点展示的最佳舞台,我们不能不正视,即使是思维最活跃开阔的青年也很可能困在信息茧房里自我陶醉,形成偏激、狭隘的价值观。而经典所以为经典,而不是随着朝代兴亡、习俗更迭泯然无闻,就在于经典所探讨、钻研的必然是最普遍、最根本,超越时代而根植于万世万代人们心中的问题。扎根传统经典,才能让青年在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摆脱偏见,站在社会、人类、历史的高度去思考那些最深刻的问题,从而得到最全面的认知。
扎根传统经典,有利于青年升华精神气质。经典阅读相较于网络化的、碎片化的阅读,无疑的艰深而困难的,但其可贵也在于其艰深和困难。罗曼罗兰提出:“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同理,只有以呕心沥血、皓首穷经的态度钻研经典文字,我们才可能真正获得披荆斩棘的勇气和上下求索的毅力。夫子韦编三绝而乐以忘忧,太史公就极刑而无愠色,苏秦引锥刺股而不释书卷,书山有路,唯苦心孤诣者可以攀之。凿壁偷光、程门立雪而不觉身苦,汗牛充栋、车载斗量而不觉书多,是不负青春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