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
【讲话原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习近平:《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2年11月4日)
【出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解读】
陆游的《游山西村》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此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赞襄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弹劾,罢归故里。陆游心中愤愤不平,好在家乡纯朴的民情民风给了他些许慰藉。但是,他虽貌似闲适,却深忧国事,期待有朝一日报效国家。这种心境和所游情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激发,便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诗中颔联,描写了诗人在山阴道上信步,疑若无路,忽又前途一片光明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未来所抱的希望,也蕴含哲理,道出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心路历程: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然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眼前会透出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是此联给人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2022年1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深刻阐明了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力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主张,充分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意。在致辞结束语,习近平主席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强调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多边和双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2018年首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这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这个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之源、活力之源。
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展望未来,中国开放的力度将会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将会更深。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克时艰,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