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体验乡土中国的“年味”-乡土中国村落
原标题:村晚:体验乡土中国的“年味”
【品橙旅游】2023年,一场村BA、一场村晚,让大家看到了乡土中国的魅力。
2024年,村BA燃遍全国,而村晚也在“扩张”:从华北到西南,90余场“村晚”成为了春节活动的新标配。对旅游业来说,村晚的出现,让美丽新农村与文旅紧密结合在一起。
©摄图网
乡村,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地
“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人民大学教授梁鸿在纪实文学专著《中国在梁庄》中写到。
村庄,这个中国文化形态的最基本单位,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中国文明的根本,其社会体系、道德标准是传统中式文化的根系。但是乡村并不是固定的封闭的概念,正如梁鸿在采访中所言:乡村是一个弹性非常大的空间,它像是个海绵体一样,具有不断弹回的功能。
每年年初,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领域的指导性文件,这一方面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与农民的幸福指数与国家的命脉息息相关。
而就在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在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了2024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并敦促各地方政府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和电视台主办的春晚不同,村晚的参与性互动性更强、与当地特色文化和环境的结合更为紧密。”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说。
2023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四季村晚”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示范展示点名单,借此契机,雷山县对苗年、苗族芦笙舞、苗绣等2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采取现场直播方式,将苗族歌舞、十二道拦门酒、高山流水等非遗项目融入“村晚”活动,用特色节目表演、互动访谈等形式,充分展现雷山县独特的文化魅力、旅游资源、特色产业。据雷山县初步测算的数据,累计参与直播展示有36家企业,产品包含银饰、锦绣、芦笙等非遗产品。此外,对于旅游的拉动作用明显。2023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948.54万人次,同比增长44.7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23亿元,同比增长59.53%。
在贵州多地举办过“村晚”的贵州老龄产业协会理事、贵州一起游旅行社创始人杜远艳早早发现了“村晚”的魅力,从2023年开始策划村晚活动,并在贵州文旅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贵州一起游旅行社、贵州黔中行旅行社、贵州源生态旅行社联合发起了"超好玩贵州村晚",活动于2023年9月在全省启动。
“超好玩村晚”启动仪式
“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可以见证乡村美好新生活,让贵州乡村振兴被全国人民看见。今年春节期间,有来自广州、湖南、四川、北京多地和当地的2000余位朋友会来到我们的村晚现场。”杜远艳说。
黄璜认为,乡村的特色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而“村晚”除了民俗文化内涵以外,又具有了节庆活动的特征,因此必然会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以往也有很多游客专门到乡村去看“村超”和“村BA”,近期也有很多游客计划去乡村看“村晚”。
北京游客李华明对品橙旅游表示,今年春节要带一家老小去贵州看“村晚”,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我们期待在南方农村体验到更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氛围”。
村晚的精气神儿
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推动农民富、产业兴,还要追求乡风美、乡韵浓。除了产业的兴旺,“村晚”的最大意义在于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同时也展现了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浙江是“村晚”的发源地,“浙派村晚”已经举办了43年。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公布,入选数量上来看浙江省位居前列。如今在浙江,“村晚”已经不是一个村子的事儿,而是一场遍布全省的群众联欢。聪慧的浙江百姓也最擅长把生活转化为艺术。越剧、船拳、畲族歌舞、三句半等,乡村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值得展现。衢州麻饼的制作也能被搬上舞台,30只麻饼在饼师手中一圈圈旋转、翻腾,拼出各种图案、字样,如排兵布阵一般,引得阵阵喝彩。
©摄图网
杜远艳也说:“村晚与过去大家所认识的春晚是有区别的,过去是演员来演,老百姓看,太多时候老百姓是没有参与感的,而我们的村晚从排练到演出,村民是绝对的主角,我们的任务是策划组织、现场做执行,我们的村晚带动了2000多当地人参与,真正的就是‘城景村联动’嘛。很多游客看过村晚后都感慨:台上老百姓的那种状态是由内而外流淌的、淳朴的快乐。这也是做这个事情的初心,城镇居民一定要到农村,要让他们自发性的一起来参与快乐。”未来,杜远艳希望他们组织策划的“村晚”可以遍布贵州88个县下面的村庄,让更多的人欢乐起来。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3月印发的《关于开展“四季村晚”活动的通知》曾明确指出,“通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村晚’活动,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把‘村晚’打造成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而在刚刚发布的“一号文件”中也强调要“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对此,黄璜博士表示,乡村文化资源的特点为高等级文物资源相对较少,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因此不宜单纯采用建博物馆、展示馆等方式加以利用,而应该和传统村落、居民生活、农业遗产、生态环境等紧密结合起来,建成活态文化体验区。在此背景下,既有节庆活动特色、又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村晚”,就成为了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形式。
他建议,想要办好村晚,首先应该在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通过村晚这种创新形式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村晚绝不能成为低级庸俗文化的展示场所,更不能触碰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其次,应该积极鼓励演员、村民和游客的交流互动,形成共演共享村晚的和谐氛围。第三,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新媒体和新技术,以增强村晚的体验感,扩大村晚的传播范围。
费孝通曾指出:“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正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才支撑起了“村晚”舞台。“村晚”的出现让人们发现,农村并不是文化艺术的沙漠,而是民间艺术与文化的深厚土壤,城乡文化的正向交流才能让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