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解说|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全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里,登高望远的佳作不少,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以其视界的阔大,时空的渺远,感情的悲凉深厚,语言的古朴,在同类型诗作中独领风骚,占了一席之地。
有人把这首诗解释为怀才不遇的悲叹,我有不一样的看法。零星史料记载陈子昂为人耿直,恃才傲物,武则天时期敢于直言进谏,后被一个县令诬蔑入狱,死于狱中。我想,陈子昂是一个敢想敢做,敢作敢当的人,他生命的底色是雄健豪迈的,他不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人,而是一个想要锐意进取,扬名立万的人。
《登幽州台歌》与其说是在悲叹人生怀才不遇,不如说是生命自我意识的强大觉醒。没错,天地之间,生命是渺小的,个人是渺小的,但那又如何?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是莽莽苍苍的山河,是无边无际的辽阔天地,江山如此多娇,站在高处,顶天立地的正是诗人自己。那刚健的豪情,飘飞的思绪,历史的兴衰存亡,在这片土地上,曾有过多少朝代更迭,出过多少英雄豪杰,多少人在追逐功名的途中流血牺牲,甚至粉身碎骨,又有多少人不舍不弃,现在来看,那些人又去了哪里呢?古往今来与天地悠悠相比实在太短,像眨了一下眼睛,可是,个人在面对永恒天地时,只能承认自己的渺小,陷入虚无中,自暴自弃吗?
不,恰恰相反,正因为知道人生的短暂渺小,一切人事终将烟消云散,才更应该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尽最大的努力活出生命的光彩。这是生命自我刚强的意志力,人生而被束缚却无不争自由。这注定是一场悲壮孤独的战斗,很少有人友好的提醒你该如何去做,你所能与之匹敌的武器只有勇敢和坚强。
诗人站在高处,也是站在唐朝那新时代的大门口,他有“狮吼功”,呼吸凝神,荡气回肠地呼啸出了生命意志力的强音。正是人顽强斗争的精神,生生不息的韧劲,感染了诗人,使他悲天悯人,感慨于天地之间神奇的造化,感叹于万物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生命历程,从现实感叹上升到生命哲学,陈子昂所咏叹的,所寄寓的,不是一个单一的自我,不是一个单薄的个体生命,而是很多个像他一样的人,该如何在这天地之间安身立命,不负此生?又因为知道其中的艰难困苦,每念及此,和泪敬之。
《登幽州台歌》既有诗人的慷慨豪迈,又寄寓同情和悲感,激昂与悲壮之间,是一个觉醒的自我在人世间的猛进高歌。
不老花魁/胡柳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