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五绝第一”《登鹳雀楼》,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历代学者频频质疑-7登鹳雀楼的古诗

2024-03-31 07:26:30TONY杂谈58

原标题:“五绝第一”《登鹳雀楼》,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历代学者频频质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自清代以来,便成为了国人妇孺皆知的五言名篇。

这首诗问世于唐代,穿过历史的风霜岁月,经过大浪淘沙,依旧千年不朽,一直为历代诗评人所称颂。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何处?宋代学者说,此诗是对壮阔景象的描写。

明代学者说,此诗强在“更上一层楼”的言外之意。清代学者说,此诗好在大气雄浑,“诵之则意气凌霄,虽雷霆莫能阻雄”。近代学者章太炎更推崇此诗,称它为“唐人五绝第一”。

一眼望过去,几乎都是在说这首诗的优点。所以到了如今,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诗自问世以来,其实还存在着诸多疑问。

譬如,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诗里面的“白日”,到底是什么意思?“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又为什么会引起争议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几个话题。

《登鹳雀楼》中的问题

如今,国人无不知晓《登鹳雀楼》的作者,名叫王之涣。

但是这首诗在唐朝刚刚“走红”的时候,却有一本叫《国秀集》的书指出,它的作者名字叫朱斌。可是后来这一说法,被宋代的司马光、沈括等大家直接否定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出名,和“人面桃花相映红”走红的经历有些相似。因为它们的作者原来并不出名,是因为这二首诗才出名的。

“鹳雀楼”在唐朝时期,是一处风景旅游胜地。据沈括介绍,此楼共有三重,它“前瞻中条,下瞰大河”,曾经有许多文人骚客前往,并在楼头题诗。

某一日,作者登上此楼,题写了《登鹳雀楼》一诗,结果在文人圈中引起了轰动。按照野史中的说法,这首诗开始在民间迅速流传,最后传到了女皇武则天的耳朵里。

于是武则天找大臣们来问,这首诗的作者到底是谁?大臣们找不到原诗的作者,有一个叫王祥云的节度使,就让自己的儿子王青涣,冒了这位才子的名。

结果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得知真相的才子——朱斌,赶到京城与王青涣对簿公堂。但是这一切,只是野史小说中的故事,不足为证。后来,这首诗一直“红”到了宋朝。

宋代文人最喜欢考据唐人诗文,司马光、沈括等人跑去鹳雀楼“实地考察”了一番之后,得出结论:此楼第三层上的题诗,署名依稀可以见到一个“王”。

可想而知,说作者不是王之涣可以,但要说作者姓朱,也绝无可能。于是后人又研究出,这首诗的作者叫“王之美”、“王文奂”或者“王文奠”等。但多数人还是认为,作者就叫“王之涣”。

为什么一首五言绝句的作者是谁,会引发上千年的大争论呢?这只能说明,这首诗的确是一首好诗。它写得太好,所以人们才迫切地想要知道,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好了,关于作者的争议,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下面说一下,这首诗中的另一个问题。“白日依山尽”的“白日”,到底当作何解?

从前读到的大多数文章中,都把“白日”解读为夕阳。将诗文第一句理解为:夕阳缓慢地落下了山坡。

但是明代诗人方弘静却在《千一录》中指出,《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二句,表面上似乎只是在描写鹳雀楼前壮阔的风景,“而作者则有逝者如斯之感,始称佳句,盖意中语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就是说,王之涣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真实的意图是向读者传达内心“逝者如斯夫”的心灵感受。

换句话说,王之涣看到“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景象时,产生了人生短促时光易逝的感慨。当代有学者就此进行考据,发现“白日”在古代诗歌意象中,有“日光短暂,倏忽消逝”的意思。

比如宋玉的“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曹植的“惊风飘白日”,杜甫的“仰视皇天白日速”等等。

所以这两句诗的正确解读是:刚刚才看到日出,转眼间,太阳便又落下了山坡。对于个人而言,一天的光景是短暂的。然而对于天地而言,时间就像是黄河之水日夜向东,奔流不息。

唯有把这两句当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解读,才能更好地和诗文后两句作衔接。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是在劝勉读者要在生活中“力争上游”。

假如把诗的头两句简单理解为风景描写的话,那么王之涣就是想告诉大家:你看,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啊!所以我们应当为了建设国家,努力进取,“更上一层楼”!

但是如果把诗的头两句,解释成类似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那么这首诗一方面又赞美了山河的壮丽,一方面又向读者暗示了时光的易逝,这样就显得更加有深度了。

这首诗最后一个问题,出在“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中。根据如今鹳雀楼景区的地图来看,此楼前面有一个叫“吉祥如意湖”的大湖。诗人在楼上想要看到黄河,应该是很困难的。

离黄河最近的入海口,也在700公里以外。不过诗人写诗是可以发挥想象力的,既然“白日”都不是实写太阳,那么诗人在诗里自然可以想象“黄河入海”了。

结语

古代的经典诗歌,因为创作的年代久远,或多或少都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导致出现了讹误。

不过这首《登鹳雀楼》却只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即末句“更上一层楼”被写为“更上一重楼”。虽然“层”字变为了“重字”,但是整体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首诗在唐宋时期,几乎毫无争议地,一直被学者推崇。到了明代才有个别人开始指出,诗末二句“对仗不工”。可是不久之后,这种声音就被淹没了。

清代出版业发达,带动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在民间的销量。《登鹳雀楼》从此成为蒙童必背的千古名篇。

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带有的浅显的励志成分,所以流传愈加广泛。从此民间不再关心作者是谁,更加不知道原诗中的“白日”,并不是在写夕阳。

“ “五绝第一”《登鹳雀楼》,哪里出了问题,为何历代学者频频质疑-7登鹳雀楼的古诗” 的相关文章

南京贴片代工厂:丝印对于PCBA加工组装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南京贴片代工厂:丝印对于PCBA加工组装的重要性体现在哪

丝印是利用丝印网版对印刷材料进行印刷加工的一种工艺,又称丝网印刷,是一种传统的印刷工艺,它是指在丝网的张力作用下,以遮挡墨汁的方式在印刷材料上形成文字或图案的一种工艺。它对于PCBA加工组装至关重要,云恒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原因。一、丝印可以实现电路板表面的标识在PCBA加工组装中,每个元件都需要进行...

工行重庆自贸区分行:同心战“疫”守好金融服务保障线

工行重庆自贸区分行:同心战“疫”守好金融服务保障线

重庆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工行重庆自贸区分行党员、员工主动请缨,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筑牢金融抗疫防线。疫情期间,工行重庆自贸区分行即将退休的老党员廖霞主动请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及时维护网点对外营业时间,确保对外公示与实际保持一致;及时处理印章流程,确保重点岗位人员通行证顺利办理。受疫情影响,许多客户只能...

就业学子说|知云学子朱超宇入职阿曼金龙集团

就业学子说|知云学子朱超宇入职阿曼金龙集团

Employment Students 就业 学子说 朱超宇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校企合作项目 2019级航空服务专业 朱超宇是知云合作院校——长春电子科技学院校企合作项目2019...

AI热潮提振云服务需求 微软(MSFT.US)Q3业绩全线超预期! 盘后一度跃升超9%

AI热潮提振云服务需求 微软(MSFT.US)Q3业绩全线超预期! 盘后一度跃升超9%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科技巨头微软(MSFT.US)截至3月份的第三财季利润和销售额双双超出分析师预期,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全球科技企业竞相布局生成式AI产品,各大企业对其重要产品...

实力担当!看中国电信天翼云盘如何在江苏聚拢千万用户

实力担当!看中国电信天翼云盘如何在江苏聚拢千万用户

原标题:实力担当!看中国电信天翼云盘如何在江苏聚拢千万用户 算力时代,万物上云。交通、医疗、金融、制造业等千行百业,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了全面融合后,爆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对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非常敏锐,一直重视网络强国建设,云计算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剑网3:新七夕盒子被哄抢一空,看看前几代,你还爱它吗?

剑网3:新七夕盒子被哄抢一空,看看前几代,你还爱它吗?

大唐江湖,幸甚有你!这里是从不出奇遇的游戏日报狸纸,见过各位大侠!最近新出的七夕盒子已经在上架后一秒内被热情的玩家们哄抢一空了,不知道大侠们有没有参与这次的抢盒子活动呢? 如果大侠对这个盒子还处于犹豫不决、没有下手的话,那就先听狸纸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