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为什么大家都改用飞书在线文档了?
今天在跟领导做项目复盘的时候,选择用飞书做的记录,复盘前顺嘴说了一句,飞书比其他家的在线文档好用,推荐。领导条件反射的问我:你为什么觉得它好用呢?
我当时有点措手不及,想了一下,回答:首先,飞书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工作模板,这些模板非常实用,并且专业。其次,它的文档编辑页面很干净,用起来很舒服。在我回答完之后,领导并没有继续深入追问,而是回到我们项目复盘当中了,事后想想大概率是他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的确,当我再来思考自己的回答时,会发现『实用』『专业』『干净』『舒服』这类形容词太宽泛,没有补充论据打动不了别人。产品是刨根问底的人,发现这款产品好用的时候,就应该主动思考一下它为什么好用。
基于我提到的两点做了如下深入思考:一、飞书提供了『实用』『专业』的文档模板
1、用户画像精准,产品定位清晰:
1)垂直服务互联网人群在工作中会用的文档模板
2)高端职场人群,需要方法论模型做写作依据的文档模板
2、模板很专业
1)全面:针对互联网人群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全部都遍历到,并提供对应的模板,比如:
它的分类方式直接面向岗位:产品、研发、运营、市场、销售、hr等等;
针对岗位的每个环节全部遍历,单拿产品岗说:BRD、竞品分析/体验报告、各种需求分析方法、各种流程图脑图模板、prd或需求评审模板、项目计划里程碑管理、产品功能 Checklist、上线前说明、业务培训等。覆盖工作全流程,灵活遍历可能需要文档编辑的工作场景。
2)有深度:基于精细化有写作需求的场景,都提供了一套总结好的方法论模型,你可以直接用模板,无脑做事。模板开头往往还会配一张脑图,告诉你写作的思路,给工作、开会没有头绪的人很大的帮助,也可以让有准备的人更加全面的思考,提高创作者思考效率和产出质量。
3)受众广:它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互联网从业者,但很多方法论模型的模板,其实是通用的,比如:工作周报、会议纪要、年度规划等等,适用于各行各业在工作中可以直接套用。
3、『实用』『专业』的模板还都是免费的
飞书毕竟还在起步期,产品应该已经得到市场验证了,但新产品让其他产品的用户主动迁移的成本很大,推广时期还需要获客,所以这些模板就成了飞书获客的手段,全部文档免费使用。
二、文档编辑页面很干净,用起来舒服
这里主要是表现层:交互、视觉、排版。
在设计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希克定律:给用户的选择越多,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就越多。相比于竞品【腾讯文档】、【石墨文档】、【有道云笔记】,进入文档边界会提供你丰富的文档编辑工具而言,【飞书文档】的交互体验就是极简。
在设计界有著名的“交互设计四策略”,《简约之上》这本书也是围绕这四大交互策略讲解的,即: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原则。下面我们先来聊聊这四大策略具体什么含义:
合理删除:关注核心用户的核心价值,对功能进行优先级排序,保留优先级最高完全满足大众使用的功能,删除可有可无的内容,直到不能再删为止。分层组织:将删除后保留的功能,划分成组,同类型功能操作在同一个位置,让用户有迹可循。适时隐藏:将不那么重要但又需要的功能隐藏到更深的位置,减少对主流用户的干扰。巧妙转移:将复杂的操作转移到方便的地方,让它变得更加易用。飞书文档将这四大策略应用到了极致:
1、合理删除:在没有开始第一个字输入之前,进入页面就是一片白色,功能区全部隐藏:
1)不需要则没有文章导航栏、没有文本编辑工具,干净。
2)需要的时候,导航栏、编辑区通过间距做分割,没有复杂的色彩、边框、边界,极简。
2、分层组织:进入写作时,因为你在不同位置需要的功能不同,飞书已经提前分类整体好,在你需要用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提供给你,比如:
1)按照功能分类:基础文本编辑功能、常用文本编辑工具、数据工具、绘图工具、团队写作工具、进阶工具、外部应用链接
2)按照使用场景分:段落支持格式编辑、插入工具;文字支持样式、颜色、对齐方式等;
3)使用频率分:根据使用场景排序功能使用频率适当进行整合,比如段落对齐方式、文字颜色标注、表格工具归类不是很常用,会收拢在一个入口;
3、适时隐藏:写作过程中,页面也绝对不会出现你不需要的功能,但当你一旦需要某项功能时,它会立刻出现在你鼠标输入位置交互最方便的地方,比如:
1)不同的场景下,适时隐藏了不同的功能。例如:
新起段落还未输入文字时,用【+】代表新段落的插入,可插入的功能全面、丰富,支持:段落样式编辑、各种可能用到的工具(代码、图表、脑图、分割线等等)选择嵌入。鼠标定位在段落中间的某个位置,用【T】代表编辑,编辑功能相对简单,支持:段落样式编辑、段落增删改查评等操作。段落前输入『/』时,调起的时候最全的段落功能,注意不需要区分中英文都可以调起哦~包括:嵌入第三方工具、嵌入团队协作工具、嵌入复杂图片、以及一些进阶功能。鼠标选中部分文字时,鼠标上方用【气泡】显示文字编辑工具,支持文字排版、字体样式、加链接、做评论等操作。2)相同的功能不同层级,用到时,适时显示。例如:当你使用过标题1、2、3级,下次起新段落才会给到你标题4,以此类推;
4、巧妙转移:编辑区、编辑工具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根据人机交互规则,需要的时候的时候适时巧妙显示:
1)新起段落还未输入文字:此时用户的需求是开始新段落的编辑,此时紧挨着左侧会显示【+】,代表着插入,鼠标移上去可以不用点击就是显示功能面板。
2)定位在段落中间某个位置:此时用户的需求是对整段内容进行标注,段落最前面会立刻显示段落编辑拓展工具【T】,如果需要编辑,鼠标移过去,编辑面板提供给你。
3)鼠标选中部分文字:此时用户的需求是对选中的文字进行样式修改,鼠标上方立刻用【气泡】样式显示文字编辑工具,非常方便操作。
整个交互的优化,相比于其他竞品就是非常方便操作,需要的功能不需要满屏找它在哪里,都会立刻放在距离鼠标最近的地方。
写在最后:
用飞书整体感受是:工具专业,使用流畅、创作高效、没有拘束。
如果重新让我回答,飞书为什么好用?我会说:首先,飞书提供了『实用』『专业』的文档模板,模板覆盖互联网人群日常工作的全部场景,额外还提供很多方法论模型的模板,可以拿来直接使用。其次,相比市面其他的在线文档编辑页面很干净,使用起来更舒服,具体表现在页面视觉体验极简、功能分层分组清晰、不需要用户去找功能,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在鼠标停留的位置出现。
这篇文章写下来,收获颇多,不禁反思,人人喊着『极简』,但又有多少产品做到了呢?交互是门大学问,想要有更深的造诣,还是要不断感受情绪、发现细节、下钻原因、剖析本质才能有所收获。
本文为小编初体验心得,你工作中会使用在线文档嘛?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麦小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