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空之王》泪崩点,不在剧中,而在幕后:烈士墓园竖起新碑
电影《长空之王》最大的泪点,不在剧中,而在幕后。导演刘晓世说:筹备期,大家去试飞员公墓祭拜过。等到拍摄墓园场景时,发现原来空处又竖起了新的墓碑。
从人民空军成立70年来,空军精英试飞员们成功试飞了180余种,总计超过2万余架飞机。隐藏在荣誉和掌声背后的是,历经500余次重大险情和32名试飞员付出生命的代价。
国产飞机从无到有,就连开国大典上阅兵用的飞机,因为数量不够,还需要循环飞过两次阅兵广场才行。
一步步走到今天,人民空军可谓苦尽甘来。
从3代歼-10、4代半歼-16、到世界最先进5代歼-20……加油机、运-20、预警机等成功研制和列装部队,是两代航空人的辛勤付出。尤其是试飞员团体,有些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电影《长空之王》讲述的就是试飞员的故事,这是对空军个体英雄的礼赞,也是对航天人团体的讴歌。
用一句话概括试飞员这个职业:必须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勇于献身的精神。
那么,试飞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
1、试飞员必须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掌握高超的飞行技术,能熟练驾驶各种类型军机的优秀空军王牌飞行员。
2、试飞员不仅是驾驶员,还是新军机的参与者和设计者。在试飞期间,试飞员要积极参与事故的调查和分析,为完善新机型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3、试飞员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有随时为国献身的精神。
就像电影中角色说的:曾经中国人失去的尊严和自信,我们这代人都要拿回来……谁的命不是命?爹生娘养的,都金贵着呢……可是作为一名军人,性命加使命才是我们的生命。
《长空之王》可能是迄今为止保密性要求最严格的一部电影,在拍摄的5个多月时间里,试飞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军工重地都留下了摄制组的身影。
文章开头提到的故事,在电影中也有场景展现。
观影现场,有不少人看到此景都默默地流出了泪水。一部航空题材的电影,让每一个国民因为身处这片热爱的土地而自豪和感动。
最亮眼的,还是影片中出现的歼16和歼20战机的特写镜头。实拍真机,必然会满足军迷们的好奇心。
长空之王,护我长空。这条功勋之路,虽然铺满荆棘注定艰难,但是总有人勇于前赴后继。谨以此文,纪念那些试飞员英烈,你们的精神万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