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上广深”人口同时负增长,年轻人正在逃离,原因现实又理性-北上广深人口数量
原标题:“北上广深”人口同时负增长,年轻人正在逃离,原因现实又理性
对于当下的大学生们来说,机会很重要,有了机会才能施展才华,为什么很多考生报考大学的时候愿意去大城市,或者毕业后去大城市发展,就是因为那里平台大机会多,只要努力就有无限的可能。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渐增加,近两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能给年轻人提供的机会有限,导致学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已经开始内卷。大城市考公难度大,热门岗位竞争十分激烈,甚至出现了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上岸的可能微乎其微,偏远的岗位薪资待遇相对低,即使上岸了也很难在当地扎根。
于是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希望能通过提升学历,降低就业压力,研究生毕业才发现,其实还是很难就业,学生们或许会陷入一种低落的情绪,开始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是大城市的淘汰者。
北上广深永远年轻,因为永远有年轻人来到这里,有人说像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为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只留青春不留人。在经历过封控之后,掀起过一阵“离沪潮”,看起来是针对在沪发展的外地年轻人,实际上指的是所有背井离乡的学子。
而今年年初又掀起了“回笼潮”,说那些学子们回到家乡之后,感觉家乡虽然安逸,但是确实没什么发展空间,也很很难找到思想同频共振的人,于是大量年轻人再次回到大城市发展,当我们以为一线城市热度升温的时候,相关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北京2022年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比前一年减少了4.3万人;上海为2475.89万人,比去年末减少了13.54万人;而深圳为1766.18万人,同比减少1.98万人。四座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同时出现常住人口流失的情况引起了关注,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即使就业成功,内心也十分清楚,他不可能留在这座城市,最终还是要回到家乡发展。一名985硕士白石说出了亲身经历,他毕业之前收到了七八份工作的通知,最后选择了去上海。
沪飘的那段时间感觉跟身边的人很合拍,也很舒适,他承认那欣欣向荣的地方绝对是年轻人锻炼自己和增长见识的第一站,但是他内心也很清楚,自己不可能留在这里,最后还是要回到家乡,因为没能力留在这里。
一段时间以后家长给他发了一些家乡国企的考试通知,他接受了,事实证明在家乡奋斗并不比上海轻松,于是他打算回到上海去,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上海已经回不去了,大部分岗位招收应届毕业生,而且机会远不像之前那么多了。
其他城市也都不错另一名学生汪宇是本科毕业,刚毕业就托关系进入了一家上海的药企工作,刚入职一周就无奈居家办公了,他觉得很憋得慌,还被领导push,没办法跟人交流,于是恢复办公后的第二天就辞职回老家了。
他曾经想过自己要不要回到上海,但是看见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岗位只要应届生,而房租也涨价了,后来选择去了宁波,因为宁波、苏州、杭州这些地方虽然没有北上广深那么发达,但是也好不错,没必要非得北上广深不可。
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对于未来的发展越来越考虑到现实的问题了,他们不想在一个地方奋斗了那么长时间之后,最后还是要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能扎根的而地方发展。
人力在被AI替代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想离开,有的学生有自己迫不得已的原因。随着AI技术的发展,很多简单的行业已经被科技替代,科技不仅快速高效好操纵,还没有任何怨言,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一大阻力。
这也是大学生会流失的原因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就业问题,人工智能的产生也将会成为大城市人口流失的原因之一。
希望大学生们能认真规划未来的发展,别随波逐流别将青春的时间荒废了,对于学生们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今日话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 ,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