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上游泳课感染HPV?无论男女,身上长这5种肉疙瘩,可能是感染了HPV!-小孩游泳会感染到细菌吗
近日,浙江省中医院接诊了一对母子,小男孩一瘸一拐走进诊室,脚底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每个差不多黄豆大小,有几颗表面发黑,每只脚底板上有十多颗。
经医生诊断,男孩脚上长的小疙瘩叫做跖疣,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多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它可以通过皮肤的微小破损而自身接种传染,从而导致越来越多。此次很有可能是男孩在上游泳课时,在游泳池的潮湿环境中感染上的。
看到这则消息,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是极为震惊:HPV?怎么会长到脚上?
别急,海乐苗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HPV 病毒类型:低危型 HPV、高危型 HPV
首先,HPV 病毒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已鉴定出了 200 多个“兄弟姐妹”。根据其致癌能力,又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大帮派。
「低危型」HPV 感染,小心这五种“疣”
1. 寻常疣:手、肘、膝盖和面部多见
常与 HPV 1、2、4、7 感染有关,好发于易受外伤的部位,如手指、肘部、膝盖和面部,可扩散至身体任何部位。
疣体是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可单个出现,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自身接种”,呈线状排列,通常没有自觉症状,2~4 年内自行消退。
2. 丝状疣:头颈部最常见
寻常疣的一种特殊亚型,好发于眼睑、口周及颈部。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根部狭窄,表面为指状的突起,形似一颗金针菇。
3. 跖疣:足底
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马赛克”样皮损,体积较大或较深的跖疣可在行走时因压力产生疼痛。
4. 扁平疣:好发于面部
与 3、10、26~29、41 型 HPV 感染有关,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最常发生在手背、手臂和面部,形状似米粒至黄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可为浅棕色、粉红色或肤色。
5. 尖锐湿疣:生殖器官附近
尖锐湿疣也称肛门生殖器疣,发生在外生殖器和会阴、肛周或皮肤黏膜交界处,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产道或直接接触传播。
皮损通常是分散、无蒂、表面光滑的疣,也可出现大的融合性斑块,呈现皮色、棕色或发白(尤其是潮湿部位)。患者需尽早去除疣体,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的感染,减少复发。
「高危型」HPV 感染,当心发展成“癌”
对于 HPV 感染,小仙女们最担心的就是宫颈癌了,这也是大家最常听说的。男生没有子宫,是不是就不会被癌症找上呢?
可不是!如果男生被高危型 HPV 盯上,可能患上肛门癌、阴茎癌、口咽部癌和头颈部癌。
1. 宫颈癌
这应该是大家最常听说的 HPV 感染。据统计,99.7% 的宫颈癌发生都是由高危型 HPV 感染引起,其中 70% 以上的宫颈癌都与 16、18 型这两种高危型 HPV 感染有关,另外 20% 的宫颈癌与31、33、45、52 及 58 型高危型 HPV 感染有关。
2. 肛门癌
90% 的肛门癌罪魁祸首都是 HPV 感染,HPV16 是导致肛门癌的“幕后黑手”。肛门癌尤其喜欢找上男男同性恋者、感染 HIV 或因器官移植而免疫力降低的人群,常见症状包括大便性状出现较大的改变,比如有血液和黏液混合其中,或者肛周出现溃疡,溃疡底部有灰白色坏死组织与结节。
3. 口咽部癌和头颈部癌等
如果啪啪啪花样百出,那么 HPV 出没的地方肯定也花样百出了。约 50% 的口腔癌与 HPV 感染有关,HPV16 和 18 是其主要元凶。
别以为这病和你远得很!HPV 相关的口咽癌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超过宫颈癌,成为 HPV 感染最常见的疾病。
4. 阴茎癌
30%-50% 的阴茎癌是 HPV 感染引起的,主要感染类型包括 HPV6、HPV16、HPV18。
阴茎癌早期病变一般呈丘疹状、湿疹状或疣状物,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生糜烂,且伴有脓性恶臭的分泌物。如果癌变部位并未扩散,阴茎癌的手术治愈率高达 90% ,预后还是很不错的。
顺带说一句,如果男生患上阴茎癌,其配偶发生浸润性宫颈癌的危险性也增加了 2.8~6.7 倍。
预防 HPV“三部曲”
HPV 病毒听起来似乎很可怕,让人避之不及,那么如何才能远离这个可怕的病毒呢?
1. 接种 HPV 疫苗
HPV 疫苗是全球首个把癌症作为适应证列入说明书的疫苗。目前,市面上已有的 HPV 疫苗有二价、四价、九价三款疫苗,这个“价”代表的是疫苗覆盖的病毒亚型的种类,“价”越高,覆盖的病毒种类越多。具体如何选择,可参考
小编在此再强调一下,九价虽好,但与其花大把时间和精力去等待九价而错过了最佳接种时期,倒不如接种二价或四价。越早接种,越早受益!

目前内地的男生还不能打 HPV 疫苗,但给男性接种其实已经在路上了:内地的男性临床试验、政策等都已在进行中哦~
2. 定期做宫颈筛查
注意!即使接种了 HPV 疫苗也不能完全忽视宫颈癌筛查。HPV 感染早期通常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筛查十分有必要。尤其是 21 岁以后,有性生活的女性,更应该做好定期筛查工作,一般建议 3 年做一次筛查。
3. 癌前病变治疗+提高免疫力
如发现性生活后出血情况,一定不要大意,及时就医。当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切忌拖延,尽量降低癌前病变转变为宫颈癌的可能。
此外,调整生活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不吸烟或戒烟;固定性伴侣,健康性行为;注意贴身衣物清洁,勤换内裤,且定期在太阳下暴晒;规律锻炼,保证睡眠,劳逸结合,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