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30年不上朝,留下一世的恶名,真相是什么?-万历是明君
【皇上驾崩了】第128集—万历帝之死
文/三少
在历史的长河里,万历帝无疑是最神秘最有故事的皇帝。
30年不上朝,怎么就没被架空?朝廷不乱成了一锅粥。
爷爷和孙子一样一样的万历皇帝名叫朱翊钧,史称明神宗,是明朝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共48年。
在48年的帝王生涯中,他和爷爷有很多的相似点。
他的爷爷是谁?明世宗朱厚熜。
1 :爷爷世宗在位45年,终年60岁。孙子明神宗在位48年,终年57岁。
2:爷爷世宗为了父母的称呼问题,和大臣斗了3年半,史称“大礼议之争”。
孙子神宗为了立太子的问题,和大臣斗了15年,史称“国本之争”。
3:爷爷世宗大约28年不上朝, 孙子神宗大约30年不上朝。
一样的倔,一样的叛逆,一样的懒惰。
什么原因导致皇帝30年不上朝?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恨不得一天24小时扑在朝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生怕谁把大权弄走了。
到了孙子万历皇帝这儿,居然当了30年的甩手掌柜!唉哟,这地下的老祖宗只怕气得发抖。
那么,是什么原因把这位皇帝惹生气了呢?
原因①:信仰的幻灭
大臣张居正对万历帝的影响非常大。
万历帝5岁被立为皇太子,他的母亲李太后就开始注重儿子的学习。10岁那年,万历帝的爹明穆宗去世,张巨正被托以顾命大臣。
此后,张居正一边执掌国家大事,一边做太子的老师。
在这个期间,张巨正对少年的小皇帝非常严格。从学习态度、学习思想到学习内容,小皇帝都是按照张居正教的来。
可以说,万历帝最初的人生信仰,治国理念都来自这位老师。
后来,张居正死后遭多位大臣的弹劾,万历皇帝在抄张居正的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老师家里是多么富有。
原来,张居正是个生活奢侈,表里不一,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这种信仰遭破坏的失望,加重了万历皇帝潜意识里对人生的失望。
原因②: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主要是围绕立谁为太子的事,引起了大臣和万历皇帝的斗争。
按照传统的祖制,册立太子一般都是皇长子。万历帝的长子叫朱常洛,他的母亲是宫女出身,万历帝对这母子二人都不喜欢。他喜欢的是,郑贵妃之子朱常洵。
大臣要立朱常洛为太子,皇帝要立朱常洵为太子。为此,皇帝和大臣之间进行了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最后以大臣们胜利而告终。
这次长达15年的斗争,使万历帝明白了2个道理。
1、他身为一个之君,连给自己最宠爱的儿子一个称呼都不可以。
2、大臣们太难缠了。
以上这两大原因,使他身心疲惫。
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湎于酒色之中。到了1589年,朱翊钧基本上就不再接见朝臣了。
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30年不上朝导致的恶果万历帝皇帝生涯的分水岭,大约是从1587年开始,这个时候,他开始沉溺酒色。30年的怠政,虽然皇权没有被小人弄走,虽然他还是那把龙椅的主人,实际上朝野上下早就乱得不像话了。
试想想,老师3天不上课,就让学生自己在教室里自习,那是一种什么场景?
一、文官政府基本陷入停顿状态
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是唯一的决策者。皇帝不批复奏章,又不授权给其他人,奏章就只能“留中”不发,滞留在那里。
这天天滞留,月月滞留,年年滞留,堆积如山是文件,停滞不前的是国家的行政部门。
二、朋党之争。
政府办公室的头天天窝在后宫里,办公室的其他人自然闹得不可开交。
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攻击,一直打到明朝亡了才不得不住嘴、住手。
三、阶级矛盾加深。
后期由于北方后金的强大,辽东边防空虚,明军屡屡败北。特别是萨尔浒战役的大败,军费开支的增大,万历帝开始3次加派全国田赋。
辽饷、剿饷、练饷是为明末3饷,这直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实际上,这一些都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祸端。
《明史》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终年57岁。
三少说:
明明可以是一代英主,却成了千古昏君。
明明可以国泰民安,却成了WG之君。
皇帝档案第128集
姓 名:朱翊钧
职 务:万历帝
死亡时间:1620年
死亡地点:北京皇宫
死亡原因:病死
死亡年龄:57岁
在位时间:48年
子 嗣:8子+10女
#历史开讲#
#头条挑战创作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