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对手趣亦多-酒逢知己棋逢对手歇后语
真正的幸福,是余生有知音。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音乐家伯牙,他精于弹琴,据说他弹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而当时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过于钟子期。
伯牙用琴表现高山情怀,钟子期听后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用琴声表现流水的情调时他听后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后来,钟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绝地摔破了琴,扯断了弦,发誓终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著名的——伯牙摔琴谢知音。
知己是两个相似灵魂的呼唤。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点不假。只有三观契合、思想靠近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知己。
知己相望天涯,遥远得甚至难饮一江水,却又恰到好处的默契在彼此惦念的瞬间默默流淌。
知己情谊不必犹如果汁,甜得发腻,难免来去匆匆;也不可似烈酒,开怀痛饮,定然醉后失态。
知己如茶,淡淡清香,温润于怀,历久弥新。
知己,是弱水三千只饮一瓢,是曾经沧海不可多得。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挚友如异体同心。确实如此,知己就是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面容可能有差异,但内在完全合拍。
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但是两人各事其主。
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
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最终成为“九和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
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己就是好友的最高境界,频率相同、步调一致、心有灵犀。
相见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芥蒂的敞开心扉:“酒逢知己千杯少,棋逢对手趣亦多。”分开也相互惦记、彼此牵挂,没有任何怨怼和不满的各自安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联系可以聊得热火朝天,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不联系也不会胡思乱想,各忙自己手中事。
知己也许是青梅竹马,也许是萍水相逢。但是无论怎样的结识原因,最终的走向是推心置腹、相见恨晚。
人生难得一知己。
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春夏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
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友谊。
瞿秋白曾避难于鲁迅家中,后鲁迅为瞿秋白安置住处,让他用白之的笔名发表杂文。
鲁迅曾亲笔题写了由瞿秋白拟写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给瞿秋白。在瞿秋白就义后,他仍坚持抱病为他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得。茫茫人海中能相遇、相识、相知成为一生的知己,该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
这个世上总有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人。懂你悲欢,知你冷暖,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没有色衰爱驰的担忧,没有物是人非的感叹,没有隐瞒一说,没有秘密而言,这就是知己。
知己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灿烂出彩,更多的是雪中送炭的援助之情。
真正的知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正做到了“你进,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东山再起”。人生最幸福的事便是父母健在,有家可归;有知己二三,有情可诉。
有欢乐兴高采烈的分享,有困难义不容辞的伸手。
知己就是我前言不搭后语你却都懂。感谢知己,让世界更精彩,人生更璀璨,生活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