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国内河航运网透视(位于德国的世界三大国际运河)
德国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它的所有内陆河道——已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和利用,而且相互间有运河沟通,从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内水运系统——都是以这两个海洋中的一个为入海口所在,因而这些人海口就成了海上贸易的进出通道,德国的全部对外商业也都集中于这些地区。
德国地处中欧,是欧洲的核心地区。其内河航道网多与毗邻国家航道相联通。德国的主要河流有全长865公里的莱茵河(德国境内部分)、全长700公里的易北河、全长524公里的美因河、全长440公里的威悉河、全长382公里的施普雷河。德国境内除以上这些主要河流之外,还有许多运河,其中著名的有基尔运河和中德运河。
在欧洲各国中,德国的内河航道是最稠密的,德国西部拥有有效的水路网络。德国全境共有内河航道7348公里,其中2862公里在东部地区。全国104个内河港口年吞吐量近3亿吨,内运输能力约2.3亿吨。“德国统一17号工程”完成后,一个现代化的内河航运网将在德国形成。德国水路运输条件良好,欧洲大河多瑙河、莱茵河及其支流美因河、摩泽尔河、易北河、奥得河、威悉河等都流经德国。大大小小的运河又把这些河流联系在一起,四通八达,形成水上交通网络,杜伊斯堡的内河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要的国际水路是承担着德国内河运输量大约83.5%的莱茵河。大约6300艘德国货轮在总长7000公里的河流及运河上穿梭往来。1992年竣工的美因-多瑙运河开辟了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之间的水路联系,使这个水路网络更趋完善。
据德国国家统计局1998年统计,德国人工运河1842公里,占航道总长的25%,莱茵河与美因河、多瑙河、易北河以及人工运河构成德国内河运输网络。莱茵河发源于瑞士,流经德国、法国、荷兰三国,从荷兰鹿特丹流入北海,莱茵河全部通航里程为1076公里,在德国境内的航道段里程为695公里,经过150多年的渠化和航道整治,共整治河道574公里。航道最大可航行115米长、1.4米宽,吃水2.8米的船舶,最大船舶载重为3500吨。莱茵河是德国也是欧洲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年运量超过两亿吨,占德国内河运量的2/3,在内河航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内河航道整治,始于19世纪,但大规模的治理航道,开发扩大运河,和工业发展一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目前,德国330万吨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670吨/艘,近10年平均吨位每年增长1%。船舶标准化和大型化,提高了内河航道的通过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
德国很早就树立了发展大交通、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思想。政府认为:发展交通,应从资源综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建立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充分挖掘各种运输方式的潜力,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目前,德国公路运输已十分拥挤。政府从节省土地,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决定不再加大道路的密度,而是采取措施,让水运和铁路承担更多的运量,减轻公路的负担。为此,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内河发展的政策措施:
增加水运基础设施投资,加强航道整治,提高通航能力。每年拨出大量资金,持续对内河航道进行整治和维护,建成了完善的现代化的内河航道网。其中连接德国中部与柏林工业区的内河航道建设工程,投资为50亿马克,包括建设跨越易北河的运河渡槽,修建船闸、改造升船机和拓宽航道,以及开挖中部运河至柏林工业区内200公里的内河航道。工程完工后将极大地改善中部运河、易北河的航行条件,特别是使两条河流互通,将延伸中部运河的服务范围,可使由船长110米的大型欧洲驳组成的船队直达柏林工业区。同时逐步增加莱茵河等航道水深,扩大船舶载重量,降低水运成本。
鼓励老、旧船改造,促进船舶大型化。筹备资金,鼓励老、旧船改造,凡进行老、旧船更新,均给予旧船价值40%的补助,促进船舶大型化,使内河航运更具有竞争力。
免征内河航运燃油税。德国公路燃油价为1.3马克/升,其中含燃油税为0.7马克/升,内河航运燃油价仅为0.5马克/升,享受了免征燃油税的政策。由于水运成本低,提高了水运竞争力,使得公路与水路有合理的运输分工。
推行水陆联运的措施。1998年德国政策通过了一项补贴航运的措施。德国政府认为:内河航运从一个码头到另一个码头的单一运输方式已经结束,必须实现水陆联运。政府通过投资建设水公联运装卸点,并将联运点建设在水边,为推行联运创造条件,为发挥水运、公路的优势寻找新的途径。
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德国政府在主要内河航段均建设了交管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保证了航道通航秩序的畅通。1999年3月,德国联邦交通部又利用Internet网开发了航运电子信息网站,实现了航道动态、船舶定位等的信息交流和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提高了船舶的平均载货量和经济效益。
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促使公路货运向水运和铁路分流。德国政府已通过一项法令,自2003年开始,政府对卡车运输征收公路使用费,以促进公路运输向水路、铁路分流。德国政府还对公路超长、超重货物运输实行严格限制,以充分利用水运的优势,缓解公路运输拥挤的压力。
总之,经过200年的经济发展,德国内河航道实行了网络化,船舶实现了标准化、大型化,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合@天天思玄 @七步诗魔 @嚯掣 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