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变化不用慌!如何准确评估组织适应力,又该从哪些方面一步步提升呢?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团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市场突然变天、客户需求说改就改,甚至还有像疫情这样的意外冲击。这时候,组织适应力就成了关键,要是适应力跟不上,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可很多人对组织适应力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所在的组织适应力到底行不行,更不清楚该从哪里下手去提升。接下来,咱们就用轻松的方式,一步步把组织适应力这件事说清楚,让大家看完就能有方向、能操作。
想要提升组织适应力,第一步得先搞明白它到底是啥,以及包含哪些核心部分,不然后续的努力很可能会跑偏。简单来说,组织适应力就是一个组织面对内外部变化时,能快速调整自己的战略、流程、人员状态,然后平稳度过变化,甚至还能在变化中找到新机会的能力。它可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好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就像一个球队要赢球,需要前锋、中场、后卫各司其职一样。
第一步:全面认识组织适应力的核心构成
这一步咱们要把组织适应力拆解开,看看它的 “零件” 都有啥,每个 “零件” 起到啥作用,这样才能知道后续该重点关注哪些地方。
1.1 战略灵活性:别让计划捆住手脚
战略就像是组织的导航图,可要是导航图一直不更新,遇到新路况就容易迷路。战略灵活性就是说,组织制定战略时别太死板,要留一些调整的空间。比如一家做线下零售的公司,原本计划今年多开几家实体店,可后来发现线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这时候就不能硬着头皮开实体店,而是要赶紧调整战略,把更多精力放在线上渠道的搭建上。要是一直抱着原来的计划不放,很可能会亏不少钱。
1.2 流程弹性:别让繁琐拖慢速度
流程是组织日常运转的 “流水线”,比如客户下单、产品生产、售后处理这些都有流程。可有些流程时间长了就会变得繁琐,遇到突发情况时根本转不动。流程弹性就是要求流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整。举个例子,一家软件公司平时修复一个小 bug,需要经过提交申请、部门审核、技术修复、测试验证四个步骤,大概要 3 天时间。可要是遇到用户反馈的紧急 bug,不及时修复会影响很多用户使用,这时候就可以简化流程,先让技术人员修复,之后再补全审核和测试的手续,把时间压缩到几个小时,这就是流程弹性的体现。
1.3 人员能力:别让团队跟不上变化
不管战略多好、流程多顺,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执行。人员能力就像是组织的 “动力源”,要是团队成员的能力跟不上变化,再好的计划也落不了地。比如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做数字化转型,需要员工会用数据分析工具、熟悉数字化运营方法。要是员工还是只会用传统的办公软件,不会做数据报表、不会分析用户行为,那数字化转型就很难推进。所以人员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学习新技能的能力,也就是 “举一反三” 的本事。
1.4 文化包容性:别让排斥挡住创新
文化是组织的 “软实力”,但它的影响力可不小。要是组织里的文化是 “墨守成规” 的,大家都不敢提新想法、不敢尝试新做法,那遇到变化时就很难找到新出路。文化包容性就是说,组织要鼓励大家大胆发言,允许犯错,接受不同的观点。比如有些公司会定期开 “头脑风暴会”,不管是刚入职的新人还是老员工,都能随便提想法,哪怕想法听起来很离谱,也不会被嘲笑。而且要是员工因为尝试新方法失败了,公司也不会一味指责,而是会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这样大家才敢不断尝试,组织也才能在变化中找到新机会。
第二步:用 “四问法” 快速评估组织适应力水平
认识了组织适应力的核心构成后,接下来就要看看自己所在的组织,在这些方面到底做得怎么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好用的 “四问法”,照着这四个问题去对照,就能大概知道组织适应力的水平,不用搞那些复杂的评估模型,普通人也能操作。
2.1 问战略:遇到变化时,战略调整要多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一年里,组织有没有遇到过市场、政策或者客户需求的大变化?如果遇到了,从发现变化到调整战略用了多长时间?比如是不是用了一个月才开会讨论出调整方案,还是只用了一周就确定了新方向?要是调整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调整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争论,最后方案还很模糊,那说明战略灵活性可能比较弱;要是能在一周到半个月内快速调整,并且新战略能明确指导后续工作,那战略灵活性就还不错。
2.2 问流程:突发情况时,流程能变通吗?
平时工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比如客户突然要修改订单、供应商临时断货等。这时候,原本的流程能不能变通?比如有没有专门的 “紧急通道”,不用走所有繁琐的步骤?还是说不管多紧急,都必须按原流程来,少一步都不行?要是有紧急通道,而且用起来很顺畅,能快速解决问题,那流程弹性就比较好;要是不管多急都得按部就班,导致问题迟迟解决不了,那流程弹性就需要提升。
2.3 问人员:面对新任务,团队能接住吗?
当公司安排新任务时,比如让团队做一个从没接触过的项目、用新的工具软件,团队成员的反应是怎样的?是积极学习,很快就能上手,还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甚至还会抱怨 “这不是我熟悉的领域”?要是大部分人都能主动学习,很快适应新任务,那人员能力就比较强;要是很多人都抵触新任务,学习新技能也很慢,那人员能力这块就需要加强。
2.4 问文化:提出新想法,会被认可吗?
在日常工作中,要是有人提出和现有做法不一样的新想法,大家的反应是怎样的?是会认真讨论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还是会直接否定,说 “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别瞎折腾”?要是新想法能得到重视,即使最后没被采纳,提出想法的人也不会被批评,那文化包容性就比较好;要是新想法总是被排斥,提出想法的人还会被嘲笑,那文化包容性就需要改善。
第三步:针对性提升组织适应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 “四问法” 评估后,大家就能清楚组织在适应力方面的短板了。接下来,咱们就针对每个短板,给出具体的提升方法,这些方法都很接地气,不需要太多资源,中小组织也能落地。
3.1 提升战略灵活性:建立 “季度微调” 机制
很多组织的战略都是一年定一次,中间很少调整,这样很容易跟不上变化。其实可以建立 “季度微调” 机制,就是每个季度末,花 1-2 天时间开个战略复盘会,参会的人不用太多,主要是核心管理层和一线部门的代表(比如销售、客服部门的负责人)。会上主要讨论三个问题:过去一个季度,市场、客户有没有新变化?现在的战略执行起来有没有遇到困难?要不要对战略做小调整(比如调整某个产品的推广重点、改变某个渠道的投入比例)?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快速调整战略,不会让战略和实际情况脱节。
3.2 提升流程弹性:梳理 “紧急流程清单”
大部分组织的流程都是针对常规情况的,遇到紧急情况就会混乱。可以先让各个部门梳理一下自己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比如销售部门可能遇到 “客户临时要增加订单量”,生产部门可能遇到 “原材料突然短缺”,然后针对每个紧急情况,制定一个简化的 “紧急流程”,明确谁来负责、需要走哪些关键步骤、不用走哪些非关键步骤。把这些紧急流程整理成一个 “紧急流程清单”,发给所有员工,并且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比如每个月花半小时开个会,模拟一个紧急场景,让大家练习用紧急流程解决问题。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时,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不会手忙脚乱。
3.3 提升人员能力:开展 “师徒结对 + 微学习”
提升人员能力不用搞复杂的培训体系,“师徒结对 + 微学习” 就很有效。“师徒结对” 就是让公司里有经验、会新技能的老员工,带几个新员工或者技能薄弱的员工,平时工作中随时指导,比如教新人用新的数据分析工具、教同事怎么和新类型的客户沟通。“微学习” 就是把需要学习的内容拆成小块,比如每天 15 分钟的线上课程、每周一次 20 分钟的分享会,内容都是和工作密切相关的,比如 “如何快速制作数据报表”“客户投诉的应对技巧”。这样员工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慢慢提升技能,而且学了就能用,效果也更好。
3.4 提升文化包容性:设立 “创新建议箱 + 试错奖励”
要让大家敢提新想法、敢尝试,就需要有实际的激励措施。可以在公司里设立一个 “创新建议箱”,线上线下都可以,员工有任何新想法都能提,不管是关于产品的、流程的,还是文化活动的。然后每周安排专人整理这些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组织相关人员讨论落地;即使是暂时不能落地的建议,也要给提出者回复,说明原因,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另外,还可以设立 “试错奖励”,要是员工因为尝试新方法失败了,但过程中付出了努力,并且总结了有价值的经验,就可以给一些小奖励,比如购物卡、额外的假期,这样大家就不会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创新了。
第四步:做好 “定期复盘”,巩固组织适应力成果
提升组织适应力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是提升后不管不顾,很容易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最后一步,就是要做好 “定期复盘”,不断巩固成果,发现新问题,持续改进。
4.1 每月小复盘:关注 “具体问题”
每个月月底,各个部门可以开个小复盘会,不用太长,1 小时左右就够了。主要回顾这个月在组织适应力方面做了哪些事,比如有没有调整战略、有没有用紧急流程解决问题、有没有员工通过师徒结对提升技能、有没有收到好的创新建议。然后看看遇到了哪些问题,比如战略调整后执行起来有阻力,或者紧急流程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把这些问题记下来,下个月重点解决。
4.2 每季度大复盘:评估 “整体效果”
每季度末,除了做战略微调,还要做一次组织适应力的大复盘,参会人员包括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代表。主要评估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之前的提升方法,组织适应力有没有明显改善,比如面对变化时反应更快了、解决问题更顺利了;二是之前发现的问题有没有解决,有没有新的问题出现;三是接下来的提升方向要不要调整,比如之前重点提升流程弹性,现在流程弹性已经不错了,就可以把重点转到人员能力上。
通过这四步,从认识核心构成,到评估现有水平,再到针对性提升,最后巩固成果,大家就能一步步把组织适应力提上来。其实组织适应力就像锻炼身体,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强的,需要慢慢积累、持续努力,但只要找对方法,坚持下去,不管遇到什么变化,组织都能从容应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面对变化不用慌!如何准确评估组织适应力,又该从哪些方面一步步提升呢? https://www.w10.cn/suitan/9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