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38岁患宫颈癌,抗癌2年后离世,她的2个做法,令人警醒-梅艳芳同居过的男人
原文链接:

近日,为了纪念一代巨星梅艳芳,同名电影《梅艳芳》上映,再次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18年前,梅艳芳因宫颈癌离世,据了解,她生前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举办时,她已深受病魔的折磨,甚至是穿着纸尿裤上场的,她穿着婚纱,将自己“嫁”给了她最爱的舞台。
在梅艳芳的抗癌过程中,她的2个做法,值得世人警醒。
错失2次“救命机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
由于姐姐是死于宫颈癌,梅艳芳对自己的身体有了警觉。2001年,她去医院做了宫颈癌筛查,果然发现了异常:0期宫颈癌。
0期宫颈癌,也就是宫颈癌早期,情况轻微,如果及时治疗的话,是可以根治的。但是,梅艳芳拒绝进行手术,错过了活下去的最佳机会。
2003年,宫颈癌开始在梅艳芳身上不断侵袭。她的阴道出血严重,又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癌细胞已经发生扩散和转移,病情发展到了宫颈癌Ⅳ期。
这个时候,化疗还可以控制病情,延缓癌症转移的速度。但是,天生爱美的梅艳芳,因为害怕化疗会让自己变丑,再一次拒绝了治疗。
由于没有进行治疗,病情发展得很快。2003年12月30日,年仅40岁的梅艳芳最终去世。
宫颈癌是“乱搞”出来的?
HPV是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HPV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就是性行为。因此,不少人认为宫颈癌是因为私生活不检点。
当时梅艳芳确诊宫颈癌的消息被媒体报道之后,谣言就满天飞。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感染过HPV,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HPV是一个大家族,一般来说,约有8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种型别的HPV。
感染HPV不代表一定会发生宫颈癌,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HPV进行清除。只有部分发生持续感染的高危型的HPV ,才会引发宫颈癌。尽管如此,宫颈癌也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通常需要经过10-20年的时间,才会最终演变成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疫苗+筛查很重要
接种HPV疫苗的好处,在于预防宫颈癌、阴道癌和外阴癌等HPV感染可能引发的癌症。
目前,我国已经有4款HPV疫苗获批上市,适合9-45岁的女性接种。其中,优先推荐9-26岁的女性接种9价HPV疫苗,27-45岁的女性接种4价HPV疫苗。
另外,预防宫颈癌,还需要警惕早期症状,如果出现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宫颈癌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
1、阴道分泌物增多,同时伴有颜色和气味异常;
2、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接触性出血或者绝经后出血;
3、有腰痛、腹痛等症状,容易被忽视。
总而言之,宫颈癌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在宫颈癌没有发生之前,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通过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等方式,降低风险。在宫颈癌发生之后,要抓住早期的机会,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