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芒种是哪一天,芒种是什么意思?(芒种原创作者)
原标题:芒种是哪一天,芒种是什么意思?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节气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此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东南方位,太阳黄经达75°。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谷类作物耕种。时至芒种,晚稻等谷类作物该种了,农事耕种以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成活率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那么芒种是哪一天,芒种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芒种是哪一天
2023年芒种是是2023年6月6日,农历四月十九,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也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6月7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度为芒种,也代表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芒种三候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芒种节气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芒种节气时,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而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慢慢停止了鸣叫。
芒种是什么意思
芒种,指的是作物栽培的时节。简单来说,芒种是一个农事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时候正是南方养稻与北方收麦之时,南方人们忙着插秧播种,而北方人们则忙着收麦。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这个时节很适宜南方地区的水稻播种。因此,芒种实际上是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
同时,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如果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
因此,才会有农谚里“芒种忙,忙着种”的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过了芒种再种植作物的话,那么作物就很容易死,在这之前就要种植完毕。
芒种主要习俗有安苗、送花神、打泥巴仗、煮梅等。
芒种前后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皖南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有“打泥巴仗”节,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此时也是煮梅、食梅的时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