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企业伟时电子:第一大客户兼职供应商,第二大客户曾资不抵债(伟时电子是日企)
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伟时电子)主要从事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背光显示模组应用于车载显示领域,液晶显示模组应用于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领域。伟时电子上游供应商为夏普集团、黑田集团、日立集团等日本企业,其产品主要供应给包括夏普集团、日本显示器集团、松下集团、佳能集团等日本客户。目前,公司正在冲刺IPO。
日企背景浓厚,去年业绩下滑
先看业绩。2017年-2019年,伟时电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7472.7万元、155753.78万元、123022.2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214.15万元、13877.16万元、10408.87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767.37万元、13577.23万元、10158.74万元。伟时电子2019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了21.01%,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两年下滑,降幅分别为13.89%和25.18%。

最值得注意的是,伟时电子的实控人和主要客户均来自日本,且公司产品几乎全部销往海外。伟时电子前两大股东渡边庸一、山口胜分别持有公司78.04%、14.33%的股份,二人均为日本国籍,合计持股高达92.37%。
除伟时电子外,渡边庸一还是世界知名500强企业韩国GS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08年,韩国GS公司收购了伟时亚洲持有伟时电子100%股权,渡边庸一成为了伟时电子的实控人。
除了公司控股股东为日本人,伟时电子的客户也大多来自日本。以背光显示模组为例,报告期间,来自夏普的销售贡献率超过50%,来自日本显示器集团的销售贡献率超过20%。此外,液晶显示器、触摸屏、五金件等其他产品的主要客户为松下、富士、京瓷、三菱、浜井等日本企业。
由于客户主要为日本企业,伟时电子的产品自然以外销为主。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75亿元、15.58亿元和12.30亿元,其中海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4.50亿元、15.20亿元和11.78亿元,外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98.83%、98.33%和96.37%。因此,伟时电子除了身处中国、员工大多在中国外,总体看仍是一家日资企业。
第一大客户还是第一大供应商,第二大客户曾资不抵债
2017年到2019年,伟时电子的背光显示模组销售额占同类产品比重分别为92.05%、99.61%、97.80%及 96.78%。报告期内三年,伟时电子第一大客户一直是夏普集团,第二大客户一直是日本显示器集团(以下简称“JDI”)。
在招股书中,伟时电子解释公司与夏普之前的业务往来为向夏普集团采购的 LED 灯珠主要用于向夏普集团的销售产品,采购数量较多,价格相对优惠,向夏普集团采购LED灯珠的总额占到公司 LED 灯珠总采购额的 80%以上,因此平均采购价格较低。而对林天连布集团和依摩泰集团采购的 LED 灯珠,与向夏普集团采购的材料型号性能等存在差异,且采购批量较小,故采购价格较高。
2017年到2019年,伟时电子从夏普的采购金额分别为2.01亿元、1.89亿元和1.27亿元,在同期总采购额中的占比分别为22.40%、19.98%和18.12%。同期伟时电子向夏普的销售金额分别为6.80亿元、6.07亿元、5.08亿元。
除了夏普,Vitec集团、天马集团、黑田集团、依摩泰集团、林天连布集团等同样具有客户、供应商双重身份。
从行业技术角度看,背光显示模组所需的LED、LCD、FPC及膜材类等原材料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夏普、三菱、3M等公司手中,伟时电子部分原材料向夏普采购,而加工后的背光显示模组又销售给夏普等公司。因此,伟时电子更像夏普的代工厂商。
公司第二大客户JDI方面,2016年-2019年间,伟时电子对JDI的销售额分别为2.41亿元、2.26亿元、3.74亿元、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38%、15.35%、24.03%、28.65%。
JDI是苹果手机面板供应商,在2015年至201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8.4亿日元、316.64 亿日元后。2017年受iPhone X影响,业绩持续严重下滑。
伟时电子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JDI由于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导致财务状况大幅恶化。JDI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8年净亏损分别为318.4亿日元、316.64 亿日元、2472 亿日元、1094 亿日元。截至2019年末,JDI净资产为-1082.91亿日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但其仍向伟时电子采购了近4亿元产品。
后续JDI通过融资方式及出售资产等方式获取资金,截至2020年3月31日,JDI的净资产已超过了700亿日元,财务状况有所改善。伟时电子持续为濒临倒闭的JDI供货,未来是否会有风险?
员工大幅流失,技术人员学历或偏低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伟时电子的员工也出现锐减。2017年至2019年,伟时电子员工数量分别为2027人、2494人、1757人,2019年还出现人员大幅流失的情况,员工规模骤减近四分之一。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伟时电子业务上的弱势。
此外,公司的技术人员学历可能有些低。招股书显示,截止2019年底,伟时电子共有技术人员394名;学历分布上,公司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0人,大专学历179人。394名技术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较少。
然而,在招股书中,伟时电子明确表示,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研发人员要求掌握光学、材料学、计算机控制等多个学科知识,但公司技术人员的学历情况,是否与公司的这一描述产生冲突?
另一方面,伟时电子主营的LED显示模组产品也面临着新技术冲击。目前,OLED技术已经成熟,由三星、京东方(000725.SZ)、维信诺(002387.SZ)等企业主导的OLED产品也进入车载显示领域和消费电子,未来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
从行业下游看,据世界汽车组织(OICA)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9479万辆,同比下滑2.08%,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可以看出,受制于目前经济状况,汽车行业整体并不景气,伟时电子的业绩自然会受到影响。
最后看公司募投情况。伟时电子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8.35亿元用于投建“背光源扩建及装饰板新建项目”,计划新增汽车装饰板产能 480 万片/年。而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2019年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9.97%,在接近1/3的产能闲置的情况下,伟时电子仍大幅扩产,未来能否合理消化也是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