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宜“清补”(大暑处暑啥意思)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7月23日,迎来了大暑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里中伏,骄阳灼灼,热浪滚滚。

胡小军摄于光华路728忆空间
天热防“中暑”
大暑是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防中暑”。不要让身体过度暴露在高温环境,以免体温调节机能下降,平时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进行户外运动时,要选择透气衣物,打伞和戴遮阳帽,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等药品。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要尽快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
饮食宜“清补”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消暑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防暑也要“防寒”?
“不要为了消暑而贪吃生冷食物”。常说大暑天要防暑,其实现代人更要防避暑过当。因为夏季人体阳气充斥于外,内则相对空虚,贪吃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应避免长时间吹冷空调;也勿过度进食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01
益气养阴食物不可少
夏令天气炎热,出汗多易伤津耗气。此时,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不妨吃一些性偏凉、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比如乌梅、葛粉、麦冬、石斛、党参、西洋参、山药、百合等。可用以煮粥、熬汤。但如果是成日在空调房中走动之人,养阴食物反而要少吃一些,倒是可以喝一点姜水,以预防阴暑、驱逐体内寒凉,“冬吃萝卜夏吃姜”,性温的姜可保护脾胃。

(西洋参、石斛、麦冬)
02
燥湿健脾食物可多吃
大暑时节,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气候表现特点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特别要注意对“暑湿”的预防。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所以应以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方法进行预防或治疗,可食用淮山药、莲子、芡实、赤小豆、薏米、扁豆、冬瓜等。

03
养心清心食物适当吃
夏天属火,五脏之中,心也属火,夏季人体浮火多,类似如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适当吃,但需视乎个体情况。以苦瓜为例,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有助于祛除邪热。莲子入季,它也可养心护心,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容易心烦气躁,吃点安神的莲子可以清心安神,缓解烦躁情绪。

推荐饮食:老鸭冬瓜汤

食材:老鸭1只,冬瓜300克,葱3棵,生姜4片
做法:
1.冬瓜去瓤去籽,切成大块,冬瓜皮可不削去;
2.鸭子去内脏处理干净洗好,剁成大块,并放入开水锅中焯水煮烫,煮开捞去汤面上浮沫,继续煮至汤发白;
3.捞出过水洗净油脂;
4.选择煮汤煲锅,鸭肉放入后,倒入没过鸭肉的水,再放入生姜、葱段,开小火慢炖,炖至筷子可以大概插进去,即鸭肉八成熟时;
5.放入冬瓜块、适量的盐,调制中火煮至冬瓜熟烂即可关火;
6.撒入葱花,装碗即食。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