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原文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句
1、西厢记妙词通戏语:①西厢记:作者是元代王实甫。讲述的是张生和相国千金崔莺莺的爱情故事。②戏语:开玩笑的话。
2、牡丹亭艳曲警芳心:①牡丹亭:作者是明代汤显祖。讲述的是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持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②芳心:指女子的心境。本意为具有香气的花蕊,引申为美好的心灵和情感。
3、命探春抄录妥协:妥当安排处理。
4、一日烫蜡钉朱:刻碑时的两道工序。
5、且说那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玉皇:道教称天帝为玉皇大帝,称是最高的神,简称玉帝、玉皇。达摩:中国禅宗的始祖。禅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
6、不如将他们都送到家庙铁槛寺去:家族为祖先立的庙。
7、登时发了对牌出去:用竹、木等制成,上写号码,中劈两半,作为一种信物,用于在家族中支取物品。
8、宝玉挨身而入:这里意思是贴着门边或墙边走,表示恭敬或感到畏惧。
9、花气袭人知昼暖:花香朴人,知道天气骤然暖和了。句子出陆游诗。
10、宝钗住了蘅芜院:香草名。
11、惜春住了蓼风轩:蓼liao:一种水边的一年生草。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12、《春夜即事》诗注:
‘霞绡’二句:意思是任凭锦被铺着,绣帐挂着,深夜中隔巷蛙声隐约可闻,但自己并无睡意。‘枕上’二句:意思是说卧床而未睡,听见窗外雨声微觉寒意,更感到眼前青春欢乐总难长久,犹如好梦易逝。‘盈盈’二句:上句写见燃烛有所感,下句写从听到点点雨声联想到花愁有所感。‘自是’二句:意思是娇懒惯了的丫头已拥被欲睡,不耐我在她耳边还谈笑不绝。
①霞,红色霞光。②绡,一种轻软丝织品。③幄,四合形的帐子。④云,形容绡幄的轻柔。⑤任铺陈:这里指随风打开卷的帘幔。真:真切、清楚。春色:喻说人青春年少欢乐,不是实写。嗔:生气。自是:本是。⑥拥衾:围着被子卧或坐。
全诗既有悠闲、慵懒,又含淡淡哀愁。
13、《夏夜即事》诗注:
‘倦绣’二句:意思是刺绣倦了的佳人早已进入香甜的梦乡,金笼架上的鹦鹉还在殷勤地叫唤送茶汤。‘窗明’二句:意思是明月映照着窗子,好似打开了宫镜,云雾绕缭着房间,是因为点燃了香炉。‘琥珀’二句:即荷翻露珠似倾杯,柳垂堤岸如碧栏。‘水亭’二句:意思是水边凉亭处人们团扇蹁跹起舞,红楼上窗帘卷起,美人们都卸去了晚妆。
①幽梦:睡的很酣甜。②茶汤:热茶水。③麝月:月亮。④宫镜:本指宫廷里用的镜子,这里指窗户被月光照亮,仿佛天上打开宫镜。⑤蔼:云气。⑥檀云:檀香烟雾。荷露:这里说它似酒。⑦玻璃:这里指像水晶的一种矿物,用以喻垂柳,与现在所说的玻璃不同。⑧齐纨:细白的薄纱绸。这里指小姐、丫鬟们的衣裙。
全诗写富贵人家女子优裕的生活。
14、《秋夜即事》诗注:
‘桂魄’句是说月光如水浸透了那大红窗纱。‘苔锁’句是说石上纹痕布满了青苔正容得仙鹤憩息。‘井飘’句是说天井的桐叶上滴落的秋露沾湿了栖止在树上的乌鸦。‘抱衾’句意思是说婢女抱来衾枕,打开了绣有金凤的被褥。‘依槛’句意思是说依栏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了头上的装饰绿玉簪花。‘沉烟’句是说拨旺炉中余火,呼人烹上一杯浓浓的热茶。
①绛芸轩:宝玉的房间名。 ② 桂魄:指月亮。③苔锁石纹:青苔布满石缝。
④井:天井,院落。 ⑤舒金凤:打开绣有金凤的花被。 ⑥槛:栏杆。
⑦落:卸下。 ⑧翠花:指妇女头上的装饰花。(9)沉烟重拨;拨旺炉火。
全诗写贵族公子、小姐生活的细节,表现了她们在青春时光里淡淡的慵懒和哀愁。
15、《冬夜即事》诗注:
‘松影’句是说松影疏疏印满庭院只见几只仙鹤。‘女奴’句是说女儿翠袖生寒,诗情也仿佛已冷却。‘公子’句是说公子穿着貂裘还嫌酒力不足以御寒。‘却喜’句是说令人高兴的是侍女知道品茶懂火候。‘扫将’句是说扫雪烹茶,取其洁净。
①梅魂竹梦:拟人法写梅花和青竹沉睡。 ②瀱ji:毛毯类的织品。 ③ 鸘 shuang:大雁的一种。 ④梨花:这里指雪。 ⑤翠袖:寒袖。翠,深绿色,多用形容寒冷状态。 ⑥诗怀冷:满怀诗情仿佛觉冷。 ⑦金貂:帽子的代称。汉代皇帝帽上以貂diao尾为饰。这里指貂皮衣帽。 ⑧酒力轻:酒量不足。试茗:古时上层人士讲究喝茶,不同品种的茶,烹烧的火力时间不同,要恰到好处才不失香变味,所以要试。
全诗写宝玉冬季与姊妹丫鬟们相亲相近的生活情景。
这以上四首四时即事诗写了贵族公子在家的生活情景。
16、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请求、恳求。
17、正是混沌世界 天真烂漫之时:①混沌世界:这里指园中女孩子对事、对人生、社会认识不清楚,还很糊涂。②天真烂漫:这里指园中女孩子的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滥熳,同“滥漫”,自然的意思。
18、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并那些传奇角本:①飞燕:即赵飞燕,汉成帝宫人,初学歌舞,体态轻,号称飞燕,后立为皇后。②合德:赵飞燕之妹,后为成帝所幸,谓为“温柔乡”。③则天:即唐时武则天。④玉环:即唐时杨玉环。 ⑤外传:旧指正史以外的传记。⑥传奇:小说体裁之一,一般指唐宋时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戏曲。⑦角本:戏剧或电影的原本。
19、那日正当三月中浣: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每月分上、中、下浣,后来指月的上、中、下旬。
20、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唐代元禛著,后改名“莺莺传”等版本。
21、不过是《中庸》《大学》:它和《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是秦汉时期儒家经典著作。
22、叫个癞头鼋yuan吃了去:即鳖,它力大,庙里的石碑和帝王的墓碑一律由它驮着。
23、原来也是个“银样蜡枪头”:指外表看上去好看,但实际上不管用。(这里用的是《西厢记》里的句子)
24、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25、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面对良好的时刻,美丽的景色,自己没有心事欣赏,却是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赏心乐事不知在谁的家院。
26、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①如花美眷:像花一样娇美的妻子。②似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光阴像流水一样。
二、内容提示
1、元妃命探春抄录她归省时的题咏,又令在园内勒石记载这风流雅事。贾府继续完善大观园的工程。
2、凤姐、贾琏在为贾芹、贾芸安排差事上意见不一样,贾琏顺从了凤姐。
3、元妃下谕让姊妹们等搬进大观园居住,命宝玉也随去读书。
4、贾政接谕命后,为子女等晚辈进园居住做准备,又传宝玉训话。
5、姊妹们及宝玉搬进园住,给每人都配了仆人。宝玉心满意足,并作了四时即事诗。
6、黛玉、宝玉共同葬花。宝玉将《会真记》给黛玉看,两人用其书中语句相戏。
7、黛玉听梨香院女孩唱戏,触动了内心情感。
三、人物浅析
1、贾政:他是贾府中主要的当家者,接元妃谕命后,便命人为子女等晚辈进园居住作准备。贾琏向他回报安排贾芹差事的打算,他原本不大理会这些小事,没多问便依允了。他原本对宝玉的印象不好,就在宝玉进园前喊来训话,但当看到宝玉的美好形象,又看到贾环委琐粗糙的举止,便把往日厌恶宝玉之心减了八九,虽对宝玉为丫鬟取名“袭人”不满,也不让改了。他对宝玉严中有爱,他不喜欢贾环。
2、贾珍、贾蓉、贾菖、贾菱、贾萍:元妃省亲后,贾府要继续完善大观园的工程。贾珍率领贾蓉、贾蔷等监工。因贾蔷又管着文官等十二女戏子并行头等事,不得空闲,因此又将贾菖、贾菱、贾萍唤来监工。
3、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原在玉皇庙并达摩庵两处,贾政要把他们发到各庙去分住,因凤姐从中活动,最终决定把他们送到贾府家庙铁槛寺去服役。
4、杨氏:贾芹的母亲,打算到贾政这边谋一个大小事与儿子管管,也好弄些银钱使使。又听说要继续完善大观园的工程,便坐车来求凤姐,凤姐因见她素日嘴头儿乖滑,便应承了她。她是一个有些办法的女人。
5、凤姐:精明、懂人情、会办事。杨氏求她为儿子贾芹谋事做,她觉得杨氏嘴头儿乖滑,便依允了。为此,她动了不少脑筋,先去向王夫人说事,才给贾芹预留这一个差事。后听贾琏说要将这差事又留给贾芸,她在贾琏面前撒娇气,好说歹说,贾琏才同意了她的意见。她和贾琏不算是和美的夫妻,有各自的想法和利益,因此也就常常有矛盾和冲突。
6、王夫人:信任凤姐,凤姐为了给贾芹安排差事,向她提建议。她听了,便与贾政商量,同意了凤姐的建议。她对宝玉素爱如珍。贾政在宝玉搬进园住之前,叫来训话,她拉宝玉在身边坐下,对宝玉作种种嘱咐。贾政知道宝玉给丫头起名“袭人”,不太喜欢。她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宝玉见瞒不过,说明起这名的原因。她忙向宝玉说:“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生气。”
7、贾琏:顺从凤姐,好机变。贾府需要派一个人去铁槛寺管理小和尚小道士,贾芸向他求了两三遭要去,他也答应了,但凤姐要让贾芹去,凤姐在他面前一撒娇气,他心就软了,便依了凤姐,并在贾政面前说贾芹的好话,满足了凤姐的要求。
8、贾芹:通达人情,做事有手腕。母亲为他谋到了差事,他便来见贾琏夫妻,表示感谢不尽。他先领到三个月的银,便随手拈了一块与掌平的人,叫他们“喝了茶罢”。又命小厮将银拿回家,与母亲商议。登时雇车带人往铁槛寺履职去了。
9、宝玉:他倍受贾母、王夫人、元妃的疼爱。元妃命姊妹们进园居住,也命他随进去读书。他进园前,贾政对他严中有爱,见到她美好形象时,便把平日嫌恶之心减了八九,叫他在园里读书,好生用心学习。他搬进园后,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生活得心满意足,他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暂时得以实现。他作的四时即事诗,是他们那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表现了他不一般的才情。他渐长大,又看了些禁书,也渐省人事。他和黛玉共同葬花,表现他们向往美好,保护美好的思想。他们共读《西厢记》,用其中的语句开玩笑,表现他们甜蜜美好的爱情。
10、夏忠:太监,他到贾府传达元妃的谕命。
11、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对她都非常敬重,他们接了谕命,便回明于她。她疼爱、娇惯宝玉。宝玉听说老爷叫他,害怕得脸上变了色,便拉她,扭的扭股糖似的,死了也不敢去。她一边安慰,一边唤了两个老嬷嬷来,吩咐“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
12、元妃:关心自己的娘家,与姊妹们情深,疼爱宝玉。她自省亲幸过大观园回宫后,便命探春将那日所有的题咏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她想大观园的景致这么好,就下一道喻,让能诗会赋的姊妹们进园居住,不可封锢,命宝玉也随进园读书。
13、金钏、彩云、彩凤、绣鸾、绣凤:她们都是王夫人的丫鬟,都不怕宝玉,一见宝玉来都笑,金钏竟敢挑逗宝玉。金钏做的太过分了。
14、贾环:举止粗糙、相貌猥琐,与宝玉大不相同。贾政不喜欢他。
15、袭人:她极为关心宝玉,服侍宝玉非常周到,天天都打发宝玉临睡前吃药。宝玉被贾政喊去训话,她担心贾政对宝玉动粗,就心情不好。宝玉回来时,见她倚门而立。她见到宝玉平安回来,才露出笑脸。细问宝玉具体情况后,方才放心。“袭人”这名字是宝玉给她起的,取意“花气袭人”,可见宝玉对她的情感。
16、黛玉:淡雅、正直、善良。她选住潇湘馆,是因为喜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径,比别处幽静些。她担着花锄、纱囊,拿着扫帚去葬花,是因怕美丽的花受到玷污。她和宝玉相谈甚投机,共同赞《会真记》是好文章,共同葬花,他们有共同的志趣爱好。她听见梨香院是女孩子唱的戏文,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她渴望美好的生活,也感叹自己寄居贾府的处境。
17、茗烟:他是宝玉身边的小厮,聪明伶俐,会揣摩宝玉的心里。宝玉大观园玩腻发闷时,他想法让宝玉开心,便买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孝敬宝玉看。果然,讨了宝玉的欢喜。
18、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她们和宝玉、黛玉一起都搬进大观园各自的住处。每处添了好多服侍的人。每人都有优裕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