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儿歌歌词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
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
谷雨时节,孩子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湿热渐重谷雨一到,不仅雨水增多,夏天离我们也越来越近,空气中潮湿闷热的感觉会越来越明显,孩子体内的湿气也会越来越重。湿邪最易困扰脾脏,《黄帝内经》里记载:“湿气通于脾”,而脾又最是喜燥恶湿,一旦湿邪困脾,水液不能代谢,就会造成水湿痰饮内生,进一步把脾困住,脾气不能上升,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发现孩子舌苔厚腻,舌质胖大,大便偏软,食欲减弱,那就说明体内有湿。要注意给孩子去湿气。
对于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宝宝们来说,在这段时间,体内的热与湿相撞,更容易生病。因此,在谷雨节气期间,帮助孩子去湿邪、护脾胃至关重要。
谷雨节气到的来,寒潮天气基气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同时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的高发,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孩子(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孩子)防止病毒和花粉的同时也要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动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春季上火,即“春火”。如果您的宝宝近日出现烦躁不安,眼屎增多,不停揉眼,饮食量减少等,各位宝妈宝爸们要细心照顾您的宝宝,小心宝宝生病。
谷雨是一年中第一个温阳补气的好时机。这个时机如果把握不当,那么到了夏季就会容易得病。《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说:“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说春天如果没给孩子好好养生,到了夏天,身体提供的气血不够,就会影响孩子生长。在谷雨这个季节转换的阶段,如果小儿身体适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就会更容易生病。在谷雨节气期间除了正常的健脾,还要温养阳气,把孩子的体质由内而外的调理好,以提高小朋友防御病邪、适应季节转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