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吃童子鸡,为什么?(什么节气吃童子鸡)
明天就是七夕,给你们的男女朋友准备好礼物了吗?
今天的话题,7月7,吃什么?
七月七是七夕节。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

七夕饺子和的巧果有趣吃法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七夕为什么要吃童子鸡
童子鸡,又名桶子鸡,就是当年孵出的新鸡,新鸡就是小鸡或童子鸡。童子鸡的肉鲜嫩,因此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吃下去也特别舒服。而民间的说法更是,吃清蒸童子鸡很补身体,尤其是对孩子。
七夕节为什么要吃呢?传说中,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干涉了婚姻,用天河把他们隔开了,只许他们到了七月七这一天才可相见一面。一年365天或366天,只有这么一天才能够相见,而另外364天或365天却见不着,还要洁身自爱,不可倾心或委身他人,专等七月七的到来,这可是最忠贞的爱情,也是最痛苦的爱情。

七夕牛郎和织女的鹊桥都是一些飞鹊搭就而成,很早时也有人称鸡为鹊,所以这一天民间为了帮助牛郎织女会面,就要杀很多鸟鸡,因为鸟类很不好捕获,就用鸡代替,去给搭桥,剩下的死鸡扔掉可惜,就纷纷食用了,当然,童子鸡的肉质鲜嫩与牛郎织女的纯真的爱情联系起来,会更贴切。
不过传说就是传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传承这个神话,明明知道其是传说、神话,根本没有那么一回事,却也愿“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中国人对牛郎织女的痴情,是中国人天性善良所致,也反过来促进中国人更加善良。

七夕为啥要吃脖花
在青岛,有着七夕吃脖花的习俗,当地叫做“磕花”。参加乞巧活动的多为豆蔻年华的姑娘,故又称为“女儿节”。乞巧之风起于南朝之前,而唐宋时为最盛。杜牧的“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入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更是千载传诵的佳作。
七夕除了拜月乞巧外,有的地方年轻姑娘还举行“慕仙盛会”,有的还把“五色彩丝”扔到屋顶,谓之“送健绳”。在青岛七夕这天家家户户做“磕花”,用油、鸡蛋、糖和面,再用莲子、柳叶、桃、鱼、兔、元宝等造型的“磕子”(模具)扣出烙熟,用麦秆管间隔开,再用线穿在一起,下面坠个穗头,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或亲友之间相互馈赠。有的地方这天生豆芽,称“巧芽”。

其实吧,我国的节,和缅怀一词是密不可分的,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说明,人留恋过去的时候,想的更多的仍然是将来,至少眼前要吃饱,能够吃得好就更是美事。同样,七夕节吃童子鸡也好,吃饺子也好,吃脖花也好,主要为的也是吃,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不是会更浪漫?
7月份当季水果有哪些
说点实际的,正值三伏天,北京又连续好几天40℃了,补充水分多喝水,和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才是硬道理!
七月份的当季水果有:荔枝、龙眼、桃子和火龙果。

选购小技巧:荔枝建议看荔枝皮,颜色越鲜红越新鲜,如果颜色偏暗红也可能过熟了;龙眼主要看皮是黄色的越新鲜。龙眼和荔枝都不耐储存,购买时建议买带枝条的,可以维持一定鲜度;桃子皮表面粉色或者红色占得越多就越熟,如果是青色的说明还不熟,另外还要看桃尖,桃尖越明显说明水分越多,甜度越高;火龙果皮越红,刺越绿代表越新鲜,个头越大的则越甜。
您还知道七夕的那些美食文化习俗呢?不妨评论区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