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知识-24节气 知识
立春:公历2月3日-2月5日交节,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雨水:公历2月18日-2月20日交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惊蛰:公历3月5日-3月6日交节,惊蛰节气的特征是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春分:公历3月19-3月22日交节,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清明:公历4月4日-4月5日交节,清明节气天朗气清、春耕时宜,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
谷雨:公历4月19日-4月21日交节,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极适合谷类作物生长,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
立夏:公历5月5日-5月7日交节,是夏季的开始,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小满:公历5月20日-5月22日交节,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南方一些地区的小麦在小满时节已开始成熟收割。
芒种:公历6月5日-6月7日交节,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从播种和移栽来讲,都是很适宜。
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小暑:公历7月6日-7月8日交节,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大暑:公历7月22日-7月24日交节,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也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立秋:公历8月7日-8月8日交节,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
处暑:公历8月22日-8月24日交节,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
白露:公历9月7日-9月9日交节,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
秋分:公历9月22日-9月24日交节,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
寒露:公历10月7日-10月9日交节,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昼夜的温差较大,早晚会感到丝丝寒意。
霜降:公历10月23日-10月24日交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立冬:公历11月7日-11月8日交节,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
小雪:公历11月22日-11月23日交节,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小雪”与天气中的“小雪”没有必然联系。
大雪:公历12月6日-12月8日交节,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冬至:公历12月21日-12月23日交节,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小寒:公历1月5日-1月7日交节,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意味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
大寒:公历1月20日-1月21日交节,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