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柔佳:高叹低吟曲悠扬,薪火相传戏流芳
原标题:林柔佳:高叹低吟曲悠扬,薪火相传戏流芳
偌大的舞台上,长须老生一扬手,一抬腿,英豪气势如大潮滂滂,苍劲豪迈;一张口,高亢洪亮、铿锵有力的嗓音响彻云霄、声振林木。此时此刻,他便是剧中人,人角合一,二者情感、命运在这唱腔中交织纠缠,千古忠孝节义、悲欢离愁都在这或轻或重、或急或缓的唱曲中展现得酣畅淋漓。
这便是在舞台上活跃了四十多年的潮剧传承人林柔佳。他爱了这舞台一辈子,在潮剧的路上一走到底,无怨无悔。
林柔佳生在揭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便嗓音出众、歌喉不凡。那时,村里的业余潮剧团常在晚上排练,潮剧高低有致的唱腔韵味、演员们或有力或柔美的姿势动作深深吸引着少年林柔佳,他的心绪仿佛跟随舞动的水袖一同飘飞,林柔佳知道,对潮剧的爱已经种在了他的心里。从那时起,林柔佳一有时间就去“偷师”,渐渐地,他学会了简单的动作和唱词。就这样,随着对潮剧了解的深入,对潮剧的热爱也在他心里扎根生长。
时隔多年,林柔佳回忆起当年的农村生活,仍不禁感慨农村生活的艰苦,当年十七岁的他活泼好动,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揭阳县艺术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就产生了报考的念头,已有潮剧基础的林柔佳顺利地被培训班录取,踏上了正式学习潮剧的路途。
林柔佳的声线较粗,老师认为这是打造老生形象的好嗓子。年仅十几岁的他与多为中老年人的老生角色年龄相差巨大,但他并没有任何不满,在他看来,无论小生还是老生都是同样重要的行当,都是值得投入精力的事业。学戏的日子很苦,高强度的练习下,汗流浃背、咬紧牙关早已成为林柔佳练功的常态,从小在农村磨砺出坚毅性格的林柔佳不怕吃苦,也从来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当时的他心里只有学好潮剧这一件事,容不下其他杂念。
学习潮剧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变声的时候,林柔佳为了避免变声倒嗓对音色的影响,花费比平时更多功夫苦练发声,每天天色微亮,便在田野中独自练习,足足坚持了两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柔佳不仅解决了变声带来的问题,还突破了鲜有人能做到的“咽音中的咽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唱腔风格。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林柔佳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我认为潮剧的老生做功,功架刚健,稳重大方,髯口、水袖出手不凡”,为了成为一名专业的潮剧演员,林柔佳对潮剧孜孜以求,唱念做打无不精益求精。
接受采访时,林柔佳笑着说自己除了潮剧没有别的爱好,也许就是因为潮剧是他唯一热爱并愿意付出所有精力去实现的梦想,林柔佳才能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学戏。
从艺术培训班毕业后进入揭阳市潮剧团,成为了一名潮剧演员,年轻的林柔佳对未来充满希冀,当时还是配角的他,盼望着有一天能成为主角,在舞台上发光发亮。为了谋求进步,林柔佳先后师从杨培群、张长城、郑蔡岳、陈凤阳等艺术前辈,反复揣摩,吸取各家之长,同时融合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挥汗洒雨时。林柔佳四十载的潮剧人生里,演出过三十多台大型剧目,前后演出近一千五百场次,说不累是假的,但他从未埋怨过,因为这是他唯一热爱的事业。穿上戏服的林柔佳身段漂亮、动作到位,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还官记》中的鲁亮才、《丁日昌》中的丁日昌……凭借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
林柔佳对于人物的演绎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拿到剧本之后,他并不着急练习,而是首先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通过研读历史,把握人物的心理特点,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在演绎时与人物融为一体,力求把剧中人演活,演绎《还官记》中的鲁亮才时,“虽然舞台调动不大,但是我极力从演唱和表情上表现人物内心的激烈斗争”。“鲁亮才是一个地位较低的普通小吏,办起事来还会有些忙乱,用演王公贵族的方式演绎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应该表现出他作为小人物不太稳重的一面。”因为对细节的关注,林柔佳总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人物,既不会令人物缺乏内涵而显得苍白,也不会将人物情感表现得过火、错位。
经过多年的演艺锻炼,林柔佳的演唱技艺已经相当纯熟,舞台上的他一开口便是佳音。虽无修饰音过渡,但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却能自然衔接,气息饱满、行腔自如,收音归韵干净利落。作为一名潮剧演员,唱得好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地塑造出立体的人物。潮剧唱腔别有一番韵味,完整保留百年前的潮剧韵味,是林柔佳对老剧的尊重。戏中的他声音浑厚,唱腔节奏复杂多变,速度快慢相间,力度强弱交替,自然而然就把人物的情感冲击和戏剧矛盾推向高潮 。
除了演员,林柔佳还有过另一个身份。2005年,林柔佳被推选为揭阳市潮剧团团长,面对大家的信任和推举,一心想当一名演员的林柔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本想推辞,但在领导的劝说开导下,林柔佳挑起了带领剧团发展的重担。
面对新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剧团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潮流,剧团正在逐渐衰落。当时,这个有六十五名演职员的剧团负债一百多万,整个剧团每月需要二十万为员工发工资,但当时只有四五万可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团长的责任感灼烧着林柔佳的内心,振兴剧团的愿望在他心里越来越强烈。他和大家多次磋商,分析剧团状况,决定改革剧团机制,让剧团重现往日辉煌。林柔佳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演员的演艺水平,用人唯贤,设置“主角奖”,完善剧团内演员练功制度、考核制度和用人机制,鼓励演员争当主角、参加省市演艺大赛等。第二步便是“走出去”开拓新市场,先后赴泰国、新加坡等地演出数十次,还收获了海内外的许多认可。在泰国演出期间,《联合早报》载文:"打响揭阳市潮剧团名声的艺术家——林柔佳"。
在当团长的十年间,林柔佳不仅带着剧团还清了债务,还留下了九十多万的发展资金。看着剧团越来越好,林柔佳卸任团长之职,退居幕后,继续做自己热爱的潮剧表演。从艺数十年,林柔佳获奖不少,但他却谦虚地说这算不得什么成就,把这些荣誉都归功于大家的抬爱。从无名小辈到团里的台柱子、令人信服的好团长,林柔佳凡事尽心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潮剧路上不断前进,这是他认定的事,今后他还会继续走下去,正如他所说:“我打算一辈子吃这碗饭了”。
十年团长之职并没有让林柔佳忘记要成为优秀潮剧演员的初心,上了戏妆,他还是台上演绎历史人物前世今生的那个坚守初心的老生。在职期间他统筹和主演的剧目获得多个奖项,他还因为在潮剧表演艺术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被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授予表演一等奖。卸任团长之职后,他仍以传承潮剧为己任,成为潮剧传承人,带徒传艺,培养新人。林柔佳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一刻不敢怠慢,他严谨认真地传承潮剧艺术,为徒弟们讲解剧本,认真仔细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徒弟们摸准人物心理活动轨迹,把握人物的特殊性。幸而徒弟们都非常积极认真,这让林柔佳十分欣慰。
在林柔佳眼里,一个真正优秀的潮剧演员不仅要唱得好、演得好,还要行得正、坐得直,德艺双馨才是真正的潮剧好演员。林柔佳也一直严于律己,即便一些举办方在演出后因为欣赏他而为他准备了红包,林柔佳也不会收下,他说,“演出是我应该做的事”。
谈及潮剧的传承,林柔佳坦言有过担心,因为现在潮剧的发展也面临着资金不足、演艺人才不足等困难。他希望社会各方一起努力宣传潮剧文化,如让潮剧文化走进校园,让年青一代有更多接触了解潮剧的机会,为潮剧的魅力所折服,为我们拥有这样的宝藏文化而自豪。只要潮剧传承代代有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潮剧、喜欢潮剧,潮剧之火便能长明不熄。
林柔佳希望潮剧青年演员自勉勤奋,如此才能扎实功底,领悟潮剧神韵;希望他们坚持不懈,如此才能坚定地在潮剧道路上一往无前。只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潮剧青年演员在潮剧路上越走越远,潮剧发展才能持久、蓬勃。
从艺四十多年,林柔佳经历了潮剧最繁荣的时候,也目睹了潮剧的衰落,但他一直坚守在这里,从演艺到传承,为潮剧奉献了一生。未来他还会继续为潮剧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接受采访时他曾满怀希望地说,如果明年有机会,他还会挑战《潇湘夜遇》《蓝关雪》两部潮剧,未来还会出潮剧视频专辑,让更多人看到潮剧,欣赏潮剧。
来源:潮剧青年 作者:杨雁斐
扫码
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