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曾呈奎院士造假 !欺骗了中国,欺骗了世界!(之三)-曾昭发简介
山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曾呈奎院士造假 !欺骗了中国,欺骗了世界!(之三)
谁是真正的“中国海带之父”
动辄对某学者冠以“中国××之父”似乎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某些伪“科学文化人”的一种“癖”,大凡“之父”从词意上解释,其必有以下三要素:1、第一人,2、独创性,3、成功并推广应用。而中国真正称得上是“之父”者又有几人呢?名利主义者,沽名钩誉者,欺世盗名者,甚至剽窃者被堂尔皇之的冠以“之父”,以权势利用媒体大肆炒作,而海洋学界尤为甚。
那么“中国海带之父”如何客观正确地加以定义呢?
当然也必须有以下标准:首先引进者,首先养殖并推广者,解决养殖技术关键问题的原创成果并推广。
海带又是怎样被移植到中国进行人工养殖的呢?谁是养殖海带第一人呢?又是谁解决了海带人工养殖技术的关键问题,使中国海带产量成为世界第一的呢?
海带发源于日本与苏联远东区海域,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大连海区自然繁殖。1996年,李宏基在其所著《中国海带养殖若干问题》中介绍了大槻的贡献:“大槻先生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水产学部, 1932于大连老虎滩试养裙带菜及海带,1937年创造裙带菜、海带干燥刺激排放孢子的方法, 1942年以后以自然采孢子筏养方法生产小海带,1948年继续进行海带采孢子培养幼苗。1950年大槻提出海带移殖青岛的主张。1951年2月,大槻提出“海带养殖绑苗投石法”,于山东北岸的长岛、烟台、威海及东岸的俚岛与南岸的青岛5个地区开展“绑苗投石”养殖。当海带还处于野生状态时,大槻首先打破自然的束缚,1943—1944年把海带从北纬39°的大连移到北纬37°的烟台,大槻创设一系列养殖技术,我们称其为四大创造。即人工采苗;人工采苗帘;海带度夏和筏式养苗。由于当时并无育苗意识,所以正确地说是筏养采苗帘。”
客观论之“中国海带之父”似乎应为日本人大槻,然而从中国人的自尊而言,这似乎不可能被认同。
那么,海带人工养殖技术有哪些呢?又是谁解决了海带人工养殖的关键问题呢?
科学的定论是:海带人工养殖技术为工厂化养殖技术、工厂化育苗方式、施肥增产和南移推广。
其中:工厂化养殖技术是李宏基先生发明的“筏式养殖”技术,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工厂化育苗方式是朱树屏先生发明的“海带自然光育苗法”,至今仍是海带唯一的育苗方式,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施肥增产”是由朱树屏先生首先提出并率先进行了施肥实验,获山东科学大会奖;海带南移:第一阶段是由大槻由大连移至烟台,第二阶段是由朱树屏先生领导的黄海所与山东省养殖研究所共同移植到青岛,第三阶段是由朱树屏先生发起、组织、领导与浙江水产所合作,后又吸收海洋生物研究室加入,由青岛移植浙江,获山东科学大会奖。
上述获奖成果没有一项是曾呈奎的原创成果,而“海带施肥”曾呈奎是随朱树屏先生后仿效;“海带南移”是被朱树屏先生吸收进课题组的。将“海带之父”之冠加在曾呈奎头上岂不荒谬!
在此有必要还原一下海带南移浙江的历史:
1956年4月,中央科学技术12年规划委员会急令朱树屏赴京制定12年规划,他独自一个人执笔完成了海洋与水产项目的规划。
4月25日,他在规划中详细制定了“海带南移南方海区人工养殖试验”、“夏孢子苗试验”规划项目并作为重要课题列入了规划之中并为中央确定。朱树屏无可非议的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提出“海带南移”和“海带夏苗育苗”课题的科学家。
1956年10月8日,朱树屏召开中水所所务会,决定与浙江省海洋水产试验所合作在浙江枸杞湾进行海带南移浙江试验工作。第二天,刘恬敬即写信给曾呈奎,告之:“中水所将与浙江省水产养殖场合作进行海带南移试验。”接到刘恬敬的信后曾呈奎即回函表示:“关于海带南移,我完全赞同……。”信中还表示要参与试验。
10月15日,曾呈奎来到中水所面唔朱树屏提出海洋生物研究室派员参加海带南移试验工作的请求,朱树屏答应了曾呈奎的请求。(注:《朱树屏影集》p230,朱树屏日记)。
1956年11月中旬,刘恬敬与蒋本禹来到嵊泗列岛枸杞湾开始了海带南移试验,至1957年6月完成试验工作。
回到青岛后,刘恬敬即执笔撰写完成了《海带南移试验》论文。
公元2000年3月16日,藻类学家刘恬敬清晰地回忆起了论文发表前后的插曲:“……我写好论文后交吴超元修改,他修改后即交曾呈奎署名。当时曾呈奎自行署第一名,第二位是吴超元。我是排第三,我当时即提出意见:须由朱树屏署名,他是课题组长。曾呈奎说:‘他是搞海洋化学的,不是搞海洋植物的,不要署他的名字了……’”(注:刘恬敬录音)。
就这样,曾呈奎背着课题组长朱树屏将“海带南移论文”署名为:曾呈奎、刘恬敬、吴超元、蒋本禹。刘恬敬将论文稿再交朱树屏审阅,朱树屏仔细地将该论文审查修改后签字:“同意发表。”
而朱树屏在最终定稿时,也未将自己的名字署上。不同之人格、道德和品质,如此鲜明的对比!1958年5月13日,朱树屏写信给曾呈奎对他严重的名利思想进行了批评:
……海带南移工作是本所刘恬敬同志、浙江省的同志和你所一位实习员同志做的,名义上是我俩领导这项工作。发表论文最好用刘恬敬等的名义,你的名字本可不必加上,在我审查论文时发现你的名字放在头里,不很合适,想着告诉你,随即忘下了。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些事,才好教育青年同志们批判资产阶级的个人名利观点。以前你和张德瑞、吴超元、张骏甫等同志署名发表的论文,是否你的名字应当加上或应当放在第一名,希望你自己检查一下。一般反映你的名位观点特别突出!对否?(注:《朱树屏影集》p231)
对于《中国海带养殖若干问题》写就和出版的目的,李宏基是这样表述的:“写这本小册子的原因:1.山东省有的机构说海带是曾呈奎的成果,根据是什麽?3.“海带梯田养殖法”(1958)报发明时,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时任副主任)说不是发明,是技术改进,但未说明理由。5.“海带养殖法”(曾呈奎主编)中的不正确论点,”(摘自李宏基手迹)
故而,在朱树屏去世后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人为大肆炒作的那位“海带之父”当为一大谬误,这是对科学的亵渎,是对历史的篡改。
在轰轰烈烈的炒作30年后, 2011年2月27日《厦门晚报》一篇文章显示了有良知的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许多媒体将“中国海带之父”的称号冠于2005年去世的曾呈奎院士。曾院士是厦门人,我很关心,多花了一点时间查考。原来,曾呈奎对于海带南移的贡献颇有争议,在他生前,朱树屏的家属两次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他侵权和剽窃。这是一桩沸沸扬扬的公案。我个人认为,大槻洋四郎才是真正的“中国海带之父”,如果中国人情感上难以接受,朱树屏也当之无愧。……”
而以“侵权和剽窃”为由向曾呈奎提起诉讼的朱树屏次子朱明则明确表示:“海带人工养殖的成就应归功于大槻洋四郎、朱树屏、李宏基和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的方宗熙以及参与上述课题的所有科学家们。中国的海洋科学界不能把严谨的科学庸俗化、政治化,更不能造假,要尊重科学,要尊重历史。”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