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得起深圳,深圳也对得起我——在深工作20年的三个奇遇】-我对得起你的句子
我在深圳工作20年,至少奇遇三个“冥冥之中”。
这三件只能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来解释之事,固然让我回眸一笑百媚生,但实在是如友人所言:此中大有玄机。
第一个“冥冥之中”。《南方教育时报》记者2015年五一节前告诉我,关于语文味工作室的报道安排在5月7日的版面上。但到了5月7日,记者告诉我是5月7日付印,5月8日正式出版。5月8日一大早,我上班到单位门卫处,报纸已到,看见标题为《程少堂:他的“语文味”正在改变全国》整版报道已见报,排版很漂亮。
于是拿了10份刚送来的《南方教育时报》到办公室欣赏。
本来,我给这个报道提供的建议性标题是《语文味教学法:给中国语文教育史的革命性贡献》。《南方教育时报》总编辑觉得我提供的标题太高调,不用。总编辑决定用他自己拟定的标题《程少堂:他的“语文味”正在改变全国》。总编辑拟定的标题,是符合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在语文界的影响实际的,因此我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但我私底下认为,总编辑拟定的标题,一点也不低调。
第二个“冥冥之中”。2013年5月8日早上,我上班刚到办公室,海天出版社编辑周航发来短信:“今天在《南方都市报》上看到报道您的文章。文章写得好,照片也拍得帅气!”我很是意外,因为最近并没有报纸采访我。想找一份报纸,没有找到。我马上在网上搜索,也没有见到这篇文章。于是我在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通知大家去帮我买一份报纸看看是不是真的。语文味工作室一位老师马上发来这篇文章的网址。我从网上读到这篇题目为:
《朱清时、章必功、李庆明、程少堂、严凌君、王铮、唐海海
这些名字让深圳的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
报道提到的朱清时、章必功当时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深圳大学校长,李庆明是当时中央教科所附属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长,王铮当时是深圳中学校长(后回北京,任北大附中校长),唐海海当时为深圳市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该报道首段说:“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上留名。”
(报道见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科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53729.html)这个报道是2013年5月7日发表的。我看到则是在5月8日。
诸位看官,知道5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
5月8日是我身份证上的生日时间。
第三个“冥冥之中”。2009年11月7日(周六)上午,我在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举行第十届深圳市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这个活动是我创立的,和深圳读书月一样,到2009年刚好第十届。我给学生出的现场作文大赛的作文题中,有一个题目是《十年磨一剑》。深圳电视台著名栏目“第一现场”记者来采访现场作文大赛,美女记者看到这个题目后马上说,这个题目和读书月十年有关。我说是啊,但还和人生、事业有关,事业、人生也是这样,我命这个题目渗透了生命体验。这个记者年纪不大,但很敏感,马上说:“要采访一下程老师。你明天有空吗?我们明天上午到你家来采访你。”我说明天是星期天,有空,欢迎光临。周日,记者和摄像师一同到我家采访。当天傍晚六点半,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播出了题目为“程少堂:十年一觉语文梦”的专题采访,人民网曾转发这个采访(相关链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53729.html)看深圳电视台播放采访我的节目时,当时我没有想到什么。看完了,才忽然想起,当天是11月8日——我是1999年11月8日离开珠海教育学院,正式到深圳市教科院前身之一的深圳市教研室报到上班的。
就是说,深圳电视台著名栏目“第一现场”播出“程少堂:十年一觉语文梦”这个报道的当天,正好是我来深圳工作满十周年的日子。
你说巧还是不巧。
这是冥冥之中老天眷顾我们这样一心向学的人吧。
说雅点,是天道酬勤。说通俗点,是老天长眼。说迷信点,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
这样的意外惊喜,颇富玄机,又极富戏剧性。它不仅给我的人生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更重要的是,给我孤独奋斗的灵魂注入了强大的精神核动力,我从其中深刻欣享到的人生之高峰体验,远胜过升官发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