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央视女神柴静,为什么从全网消失了?-柴静专访

2023-08-23 00:04:15TONY杂谈69

作为一名著名媒体人,柴静曾经火遍国内,无论是早期主持央视节目,还是后期出书、拍纪录片《穹顶之下》,都给世人留下了深深的触动。

然而这几年,国内媒体却鲜有柴静的消息,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从网上消失了,如今的她,在哪里生活?为什么突然没了消息,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一切还得从她的童年时代说起。

1

1976年,柴静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父母都是国家单位,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教师。

由于母亲是老师,柴静自幼就在文学熏陶中长大,别家孩子还在玩泥沙的年纪,柴静已阅读完各类杂志刊物,身上那股知性的气质渐渐散发出来。

1991年,16岁的柴静考入湖南长沙铁道学院,那个时候正赶上“文学热”,她还给当地出版社投了不少稿,后来又利用空闲时间在《三联生活周刊》做过兼职记者,从那时起,她开始向往媒体行业。

在当时电视机还较为流行的年代,每看到节目中主持人侃侃而谈的样子,柴静都会看到停不下来,暗暗想着,在将来某一天,电视机里那个主持人就是她自己。

毕业季,柴静还未满20岁,但很幸运已获得众人羡慕的“铁饭碗”工作,在太原铁路局上班,不仅离家近,还很安逸。

可上班没多久,雷厉风行的柴静就对这种轻松工作厌烦了,由于心中有个主持梦,她并不甘于眼前的状况。

于是,柴静果断给湖南电台写了一封信,当主持人看到那句“可否帮我成就梦想”时,顿时觉得这小姑娘可能会是个好苗子,于是给她打电话,邀请她来面试。

果然,柴静不负所望,轻而易举就通过考验,成了当时风靡大学校园的一档深夜节目《夜色温柔》的主持人。

为了提升自己,在暑假期间柴静利用兼职主持人的机会,别人下班都走了,她都会独自留下来,对着自己写的稿子反复钻研,直到自己感觉满意了才会回家,几乎每天经常都是熬到深夜,但她却一点不觉得辛苦。

三年时光,柴静很坚毅,直到毕业,她已是湖南文艺台综艺部的主管。

2

就在她事业有成,人生顺风顺水时,柴静却转身继续学业,前往北京广播学院进修,主攻专业是电视编辑,只因她有着更远大的梦想。

1998年,柴静在兼顾学业的同时还应聘了《新青年》这个节目,她先后采访了很多名人,访谈时柴静的专注干练和情感流露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此赢得许多赞扬。

2000年,柴静在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婉拒了《新青年》的挽留,当时正赶上央视在为《东方时空》招募主持人,她在众青年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并有幸与台柱“白岩松”成为搭档。

来到新的环境和岗位,也就意味着要面临新的挑战。哪怕每天要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柴静从不抱怨,尽心尽责完成工作,并熟悉了做节目的其他环节,为以后独立做节目打下了基础。

刚到央视第一年,柴静很幸运地遇到了事业上对她帮助很大的贵人,陈虹。

陈虹是《东方时空》的制片人,见柴静在面试时回答自如,她颇为满意。尤其是面对陈虹提出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做新闻,你最关心什么?柴静她的回答最让她触动。

柴静说:“我最关心新闻中的人”。

就因为这句话,柴静给陈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顺利地进入《东方时空》栏目组,开启她13年的央视主持生涯。

2003年,“非典”袭击全国,为了避免恐慌,也为了能让百姓了解最真实的现场,柴静冒着会被传染的风险,主动申请上前线,担任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多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交流。

镜头前,尽管她身穿防疫服,说话都能感觉到呼吸不顺畅,但柴静勇敢坚毅,始终站在疫情第一线。

因为这个契机,柴静甜美亲民的形象进入大众视野,逐渐深入民心,也就在同一年,疫情过后,柴静被评为“2003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成为当时央视知名主持人之一。

此后10年,央视很多重点新闻都逐渐交由柴静全权负责报导,她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践行自己的梦想,她常说:“采访是一种抵达。”

2006年,央视还特意以柴静的名字为节目取名,推出《柴静两会观察》,这档节目是站在百姓的立场发声,聚焦新闻当中的热点和焦点,很受大众欢迎。

这期间,柴静先后参与《新闻调查》、《面对面》、《两会观察》这些有标志性的重要节目,也 参与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的报导,更是采访过许多一线大咖,像俞敏洪、周星驰等等,可以说是所有媒体人羡慕的榜样。

3

10年时间,她从初入职场的小白成为万众捧爱的知名主持人,然而仅两年时间不到,她的女神地位却在老百姓心中彻底瓦解。

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丁仲礼作为我国派出的中科院专家代表,就我国应该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这个议题展开争锋议论,最终不欢而散,如果按西方国家的减排方案来衡量我国,那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对中国人民也不公平。

回国后,丁仲礼被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而柴静就是采访他的人。

然而在采访中,柴静站在环保主义的角度,坚持应该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方法来解决我国的碳排放问题,言语中多次咄咄逼人。

丁仲礼院士虽然在采访中多次皱眉,但为了维护国民的利益,他也不甘示弱,为避免产生误解,丁仲礼院士还拿出一百多年来的一组数据作对比,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对我国都是一种不平等条约。

因为在1900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人均碳排放已是中国的7.5倍,即便按照当下现行方案,西方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也是中国的2.3倍。

这就相当于在疫情当下,公司要开支节流,但同职位的员工薪酬却相差2.3倍,本身对方的薪酬就比你高,现在是他的薪酬没降下来,但自己却降了好几倍,这事换了是谁心里都会不舒服。

然而,柴静在采访中却无视丁院士的看法,反而不断在否定他,质疑他,不管她是出于什么角度,都会让人觉得这是她个人的偏见。

她多次试图将环保问题上升到个人责任。

面对柴静的胡搅蛮缠,丁院士也发出灵魂拷问:“你说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但柴静却选择无视这个问题,她并没有就此作出回应。

如果按照当时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方案,对中国减少碳排放,那对于我国的发展可谓是举步艰难,明摆着就是个陷阱,宁愿被拉入黑名单,也不能同意这个不平等的条约。出口就是关乎人类的道德问题,这不就是典型的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思想方式。

对于这次采访,虽然大家都有些刀锋剑影,但对于柴静来说顶多只算个言语失当,虽然部分人对她持有保留意见,但眼前对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她的《看见》这本自传出版后,销量高达100万册,足以见得她的人气之高。

4

同年,柴静和她的摄影师赵嘉结婚,当时引发不少舆论,但另外一件事曝光后,引发更大的争议,她过往积累的好人缘也一点一点在消散。

2013年,柴静选择到美国生子,按照美国国籍,孩子一出生就相当于是美国人,似乎也说明了一件事,柴静本身就对西方国家有向往。

2014年,柴静低调离开了央视,次年,她撤巨资百万拍摄了《穹顶之下》,对于空气污染进行了不科学的言论,她认为中国雾霾会严重,主要是用煤多,用气少的原因,挑出一个不好的方面,就把这个问题无限放大,制造恐慌焦虑。

让人最气愤的是,这部指着中国的空气污染漏洞百出的片子,在片尾出竟然大张旗鼓对美国福特基金会着重表示感谢。

这件事发生后,逐渐让人看不清,她口中所谓的环保真理,到底是真理还是带有个人偏见?打着环保的名声煽动舆论?

在这之前,“环保少女”格蕾雅▪桑伯格就指责中国存在环保问题,对于中国人使用筷子,她认为这是破坏环保,导致森林减少,难道用刀叉不需要耗费材料?

相比之下,日本还往太平洋排放核废水呢,为这事全世界都很愤怒,怎么可以这样破坏全球环境?也没见她出来指责日本破坏环保问题。

所以,柴静近些年的消失也是有原因的,当然也是存在诸多因素,她把自己的需求包装成大众的需求,试图以教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5

但是她可能忘记一件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得来民意。

大众能将她高高在上推上神坛,也能将她重重推下去,毕竟互联网的时代并不缺神话。

从柴静身上,彷佛看到在那个年代,所谓的精英阶层是有多么的傲慢,放眼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陷,她们只遵从自己的思想,不愿去多听一些民众的真实想法,更别说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或许是他们的通病。

即便能力再强,文章写得再好,但只要她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一定是会被人民唾弃的。

但不管怎么说,她的《穹顶之下》对我国在环保和空气质量方面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然而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底线,现在离开祖国,她啥也不是。

“央视女神柴静,为什么从全网消失了?-柴静专访” 的相关文章

中文版PubMed

中文版PubMed

文献检索,哪个科研人能逃脱?! 生命科学的小伙伴用的最多的就是Pubmed了,但英文看起来还是太累,网页还可能卡顿,没有影响因子不说,也看不了全文。 今天小编要推荐的是,文献检索神器Medreading,有了它,以上通通都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完全...

云恒制造:PCBA板刷三防漆的几种方法

云恒制造:PCBA板刷三防漆的几种方法

PCBA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电路性能,还需要具有防水、防尘、防腐蚀等特性。在PCBA板的生产过程中,刷三防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运恒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刷三防漆方法。一、手工涂刷法手工涂刷法是最基础的PCBA板刷三防漆方法,适用于小批量、简单电路板的涂刷。具体步骤...

推动校企合作 加速成果转化 猪八戒网与专利汇、高知云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校企合作 加速成果转化 猪八戒网与专利汇、高知云达成战略合作

4月19日,猪八戒网宣布与国内专利大数据平台专利汇、国内高校成果转化平台高知云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将高校专利资源与企业研发需求进行高校链接,进而加快高校研发成果转化。 高校是我国智力资源的宝库,如何将高校产出的智力成果与我国企业的实...

供春「不知云几·人间烟雨」

供春「不知云几·人间烟雨」

供春壶,最初称“树瘿壶”,后为纪念供春改为“供春壶”,又称“龚春壶”,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一位江苏宜兴制壶名人供春所作,亦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紫砂艺人。 此壶承袭其形制,壶形饱满稳重...

吴泽驹:高速公路车辆智慧救援发展及全国服务联网展望

吴泽驹:高速公路车辆智慧救援发展及全国服务联网展望

编者按:近日,由广东省智能交通协会、赛文交通网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3)华南智能交通论坛在广州举办。其中在高速公路安全出行创新服务论坛中,吴支智能交通工作室的代表吴泽驹以“高速公路车辆智慧救援发展及全国服务联网展望”为主题作出报告,讲述了目前高速公路救援的问题以及智慧救援发展现...

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补胎一般多少钱,哪些时候用到道路救援服务

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补胎一般多少钱,哪些时候用到道路救援服务

附近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车补胎一般多少钱,哪些时候能用到道路救援服务,爱车在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比如到了一个前后都没有村庄的地方,附近更没有可以加油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会用到道路救援服务,这时候可以让道路救援给你送油! 附近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车补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