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谈 > 正文内容

毁誉参半的《麻花特开心》,证明了喜剧厂牌的尽头是团综?-麻花搞笑

2023-08-23 05:25:05TONY杂谈84

今年,开心麻花的首部团综《麻花特开心》播出。

这档由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开心麻花旗下艺人共同出镜的真人秀,每期一个主题故事,并在其中融入“麻花系IP”,嘉宾们来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麻花特开心》还在录制时,就因路透登上过热搜。开心麻花的品牌效应,加上沈腾、马丽这对CP再度合体,都让这档综艺备受期待。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只要有沈叔叔这个综艺不会差”“开心麻花出品的,应该很好看”等评论,可见观众带着很强的“滤镜”。

节目播出后目前已上线三期,至今未开分。豆瓣热评中,有人表达了对节目的喜爱,“2022年新的下饭综艺!”,也有许多观众表示了对节目的失望,“环节老套,没能挖掘麻花特色”等评价比比皆是。

近两年,做团综的喜剧厂牌越来越多。除去现有的三档厂牌团综,去年《脱口秀大会》的嘉宾杨天真,甚至催促笑果尽快出一档团综。这一方面代表了观众对喜剧演员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喜剧题材综艺一直比较有市场。

前景是广阔的,但目前各家的团综,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喜剧厂牌的团综应该如何发挥优势,又如何避免“集合一群有趣的人做无趣的事”?

喜剧厂牌做团综

近两年,喜剧厂牌做团综的越来越多。

2020年,德云社率先打响喜剧厂牌团综第一枪,推出了《德云斗笑社》,紧接着以宋小宝领头的辽宁民间艺术团,也推出了团综《象牙山爱逗团》,之后便是以开心麻花艺人为主体播出的《麻花特开心》。

做出一档好看的团综,对喜剧厂牌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不论是相声、脱口秀还是话剧都扎根于线下,疫情出现后,线下演出受阻,厂牌生存更加艰难。因此对喜剧厂牌来说,综艺也许是当下能与观众产生连接的最好方式。

综艺也是快速提升旗下艺人知名度,推出新人的方式,这在脱口秀相关综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笑果团队通过《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两个IP节目,成功捧红了王建国、庞博、杨笠、张博洋等多位旗下演员;刚刚收官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也让王皓史策、大锁孙天宇等多对搭档成功出圈。

《德云斗笑社》的团综亦不例外,参与第二季录制的除德云社较有名气的相声演员外,还加入了刘莜亭、高莜贝两位知名度不高的“新人”演员。虽然两人在团综中的戏份不多,但通过一整季的频繁刷脸,“以老带新”以及与师兄弟的互动,让两人在观众中有了姓名。

而在《麻花特开心》中,也出现了刘迅、许文赫、高海宝、李海银等新鲜面孔。对这些演员来说,麻花团综无疑为其提供了出圈机会。

近几年,喜剧题材综艺一直在更新迭代。

制作方与平台方也在试图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的嘉宾阵容,激活大众对喜剧题材综艺的热情。今年喜剧综艺更上一层楼,年初《吐槽大会5》的“封神”和年末《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出圈,似乎证明了喜剧综艺赛道的天花板可以更高,形式也可以更多样。

喜剧厂牌团综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喜剧综艺赛道的探索。而观众对喜剧演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都比较高,因此喜剧厂牌做综艺或许有着天然优势。

出圈很难

从目前几档团综的结果来看,或多或少都存一些问题,想要出圈或成为爆款有一定难度。

以《德云斗笑社》为例,节目每期围绕一个主题设置游戏环节,游戏结果都导向每期的相声竞演环节。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议题与相声文化结合起来,在不背离德云社的主业的情况下,通过真人秀环节体现团员性格,表现节目主题。

尽管导演组已经尽量利用环节设置,将真人秀与德云社融合。但从豆瓣的观众热评可见,还未能在相声与游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综艺满分,相声零分”“下季把游戏和相声分开吧”由于相声竞演环节,留给演员们创作的时间较短,相声质量难以保证,观众的观感并不好。

从节目制作团队的采访中可知,“麻花团队的日常生活就非常有趣,他们会抛梗、接梗,但不太能够在既定剧本(表演)中展露出来。”所以,导演组是经过几轮沟通后,选择了目前这种无剧本、沉浸式真人秀的节目模式。希望通过此种形式把麻花有趣的地方展现出来。

先有团才有综

团综,最早是以偶像组合为主体的真人秀综艺。

以展示团队成员日常生活,相互爆料,游戏互动等内容为主,通过这些让观众迅速认识组合。团综最早出自韩国,每个娱乐公司都会为偶像团体打造团综,这是“造星流水线”上不可缺少的一环。通常是以电视台与公司合作的形式出现,电视台有专业的节目团队,双方经过共同策划推出团综。

而国内团综最早出现于2013年,国内组合SWIN、TFBOYS、SNH48都推出过自己的综艺。2018年,国内互联网选秀节目兴起,腾讯为旗下组合“火箭少女101”量身打造了一档团综《横冲直撞20岁》,请来了综艺名导谢涤葵,也让国内团综迈向新高度。

一档合格的喜剧团综,应该既能发挥喜剧演员的优势,又能在不背离厂牌自身业务的情况下,通过真人秀的形式,凸显团员的真实性格、人物关系,团队气质。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旗下艺人与厂牌深度绑定,进一步打造品牌IP,巩固核心粉丝。

从这一点上看,《德云斗笑社》或许更贴近“团综”的逻辑,这和德云社近几年的发展路径分不开。

德云社一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出新人演员,巩固粉丝群体。

在线下,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相比话剧、音乐剧等演出的交流互动性更强,容易增加粉丝黏性。德云社演员每年拥有开封箱、钢丝节、“小园子”等多场演出。演员可以通过这些线下演出吸粉固粉,与偶像团体的演唱会、握手会有相通之处。

在线上,德云社很早就通过短视频平台打造网红演员。

近两年,德云社更加积极地拥抱流量,拥抱互联网,每年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固定推出一批“流量艺人”。德云社开始以经纪公司的思路去运营厂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饭圈”,拥有了一批“德云女孩”。她们将流量明星粉丝团的运作手法和应援方式带入相声圈,也帮助强化了德云社IP品牌。

过去这些铺垫,确实让观众对德云社品牌有了一定认知。因此在疫情期间,线下演出受到冲击时,德云社推出团综《德云斗笑社》,才能快速被粉丝和观众所接受。

另外两家喜剧厂牌,笑果文化和开心麻花也同样具有相对广泛的群众基础。

只不过笑果文化与德云社的发展路径相反,笑果本身是一个综艺团队,因此先通过打造现象级综艺节目,再带动线下演出。而每年两档节目固定节目,也让“笑果艺人”的标签与旗下多位脱口秀演员深度绑定,观众认可笑果的IP。

而《脱口秀大会》的衍生节目《脱口秀小会》也无限趋近于“团综”,既巩固了观众对笑果演员群体的认识,也在观众群中建立了不错的口碑,豆瓣获得7.6分,热评中甚至收获了“日常比脱口秀好看”的评价。

开心麻花最早通过打通线下演出和剧场院线,布局演出全产业链。凭借着《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驴得水》等电影奠定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近几年麻花电影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波动。

由于更多靠电影来建立大众认知,麻花除了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头部演员外,并没有推出更多的“麻花艺人”。致使观众在团综中,最多只能“磕到”沈腾与马丽这对银幕搭档,很难建立对麻花团队的整体认知。

这对想要做团综的团体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团综质量够好,沈腾的人气对节目来说是锦上添花,但以《麻花特开心》目前的口碑来看,相比于强化麻花品牌,更像是靠头部演员的人气支撑热度,节目究竟能有多少热度,还是未知数。

“毁誉参半的《麻花特开心》,证明了喜剧厂牌的尽头是团综?-麻花搞笑”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申通快递客服电话永远打不了?

为什么申通快递客服电话永远打不了?

申通客服电话设置的巨滑头,我说说我遇到的情况: 1.打95543,让你输入单号,输入完单号,客服接到电话第一句:你单号报一下。内心 2.报完单号,客服说你的件我们已经发出去了,不归我们管了(手动黑人问号脸)。那好,...

推荐一个不用插件就能看到IF影响因子的PubMed网站!

推荐一个不用插件就能看到IF影响因子的PubMed网站!

PubMed网站已经不必多说了,是广大医学工作者必用的网站,重要程度10颗星。但是PubMed也有很多不合人意的地方,比如你想显示文章的影响因子,不好意思,只能通过第三方插件,或者人工设置。 再比如:因为英文不好(学霸忽略),查到文献之后,往往会把摘要复制到百度中翻译,看...

文献检索网站知多少

文献检索网站知多少

今天,我们来聊点实用的——文献检索应该哪里?对于许多“科研老司机”而言,这应该算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是对于许多初次接触科研的新手来说,仅仅依靠别人口中听来的有限的几个检索网站去回答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系统梳理一下文献检索到底有哪些网站?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我们又应...

创新药国产化步伐提速,核酸药物、基因治疗等赛道景气度提升

创新药国产化步伐提速,核酸药物、基因治疗等赛道景气度提升

红周刊特约郝淼 2022年伊始,医药板块便在首个交易周呈现跌宕起伏态势。叠加去年该赛道全年调整因素,当前申万一级医药生物指数估值更是低于历史平均值。医药板块中的创新药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领域。但是经过长期调整和波动后,很多投资人在思考是否值得投资?如果布局,究竟应该选择那些细分领域?...

注意!这个号段的电话不要接

注意!这个号段的电话不要接

电信骚扰越来越多,诈骗、推广等各种类型的骚扰电话防不胜防,但是又不能一刀切地拒接未知来电,让人非常苦恼。 特别是“95”号段,不少银行、航空公司等机构都是95开头,比如建设银行(95533)、工商银行(95588)、海南航空(95339)都选用95号段作为自家的官方客服电...

荀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享年83岁

荀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享年83岁

著名荀派表演艺术家、荀慧生亲传弟子孙毓敏3月28日去世,享年83岁。出生于上海的她被剧作家吴祖光称赞“功崇唯志,业广唯勤”。她喜欢穿红色上装:美丽、生动、热烈,就像她演过的戏。 2004年,64岁的孙毓敏凭借《陈三两》获得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记者问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