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回乱和陕甘回乱的叛军首领,被历史学家洗白和美化的历史罪人-滇西反击
滇西回乱和陕甘回乱是中国近代史上被历史淡忘的两段血泪史,滇西回乱叛军企图先占据云南全境,然后逐渐占据华夏全境,最后建立“以回为主,汉、夷次之”的回教王国;陕甘回乱叛军企图割据陕甘二省,然后攻占天山南北,在华夏大地西北建立回教王国。
滇西回乱和陕甘回乱皆被我国如今的历史学家定义为“起义”,但滇西回乱叛军和陕甘回乱叛军的目的从来不是反抗清朝,而且把屠刀砍向了无辜百姓,他们企图通过屠尽当地不服从他们的无辜百姓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滇西回乱的叛军首领杜文秀长期被我国如今的历史学家赞美为“抗清英雄”,这个企图在华夏大地全境建立回教王国的叛军首领被历史学家们洗白和美化的如“民族英雄”一般伟大;滇西回乱被历史学家们定义为“云南回民起义”,关于这段历史,流传的多是关于他们竭尽全力的“抗击清军”,多次打败清军,给百姓带来希望之类的赞美之词,丝毫不提杜文秀等叛军首领屠戮不愿服从他们的无辜百姓之事。
杜文秀叛军最终被白族大将杨玉科率军平定,杨玉科率军收复了除杜文秀的元帅府之外的滇西全部地方;杜文秀自知大势已去,于是便服毒了,他的部下杨荣、蔡廷栋等则趁其刚服下毒药还未死的机会,将他绑至清军大营内乞降,最终,杨玉科将濒死的杜文秀处死,滇西回乱至此结束。
杨玉科将濒死的杜文秀处死后,率军为在滇西回乱的十八年间被叛军屠戮的无辜百姓报仇雪恨,用三天时间将杜文秀的残余叛军士兵全部处死,彻底消灭了滇西回乱的叛乱势力。
如今,由于受到历史学家对滇西回乱的洗白和美化的影响,导致一些人对杜文秀产生了同情心,这些人认为他死的太可惜了,甚至认为杜文秀如果推翻了晚清朝廷,会让当时的华夏大地强大起来。
杜文秀在发动叛乱后期一度勾结英属印度,表示愿意作为英军的向导,帮助英军攻占云南,愿意接受英国的官爵;滇西回乱失败前夕,杜文秀派手下去英属印度和奥斯曼帝国求援,但遭到了英属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拒绝,最终杜文秀绝望服毒。
陕甘回乱也是一段被我国如今的史学界洗白和美化的历史,历史学家们将陕甘回乱定义为“陕甘回民起义”,陕甘回乱从同治元年一直持续到同治十二年,关于陕甘回乱叛军的恶行,在陕甘二省各县县志中皆有记载,在此我列举其中七个县志中的记载。
《临潼县志》记载:1862年到1869年七年间,30余万人遇难,渭河南北无一村一人幸免。
《富平县志》记载:在1855年的时候整个县城有46579户人家,统计起来人数大约是在25万人左右,但是到了1876年的时候再次统计的结果是仅剩下28543户人家,人数也变成了12万人左右。
《三原县志》记载:陕甘回乱之前,三原县的人口在十六万人左右,在陕甘回乱被平定之后仅剩下了四万人左右。
《高陵县志》记载:高陵县在陕甘回乱之前的人口将近七万,陕甘回乱被平定后再次统计,高陵县的人口已损失了多一半。
《渭源县志》记载:屠毒生灵以数万计,满城官民皆死之。残杀一日,辄死百姓数万,血流成渠,尸积如山,伤心惨目。
《平凉县志》记载:将官死节者百余,士民死者数十万。
《华亭县志》记载:陕甘回乱导致华亭县空无一人,陕甘回乱结束后,仅有七十多个在回乱期间逃难的百姓归来。
陕甘回乱叛军首领中知名度最高的是白彦虎,但他并不是陕甘回乱叛军首领中最厉害的一个,河州叛军首领马占鳌、金积堡叛军首领马化龙是陕甘回乱叛军首领中最厉害的,白彦虎甚至都不如董志原叛军首领马正和厉害,不过白彦虎却是被历史学家们洗白和美化的最厉害的一个。
我国的历史学家们曾经在1988年专门召开过一场以美化白彦虎、诋毁和抹黑左宗棠为目的的座谈会,在这场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白彦虎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回族人民反清运动中的杰出领袖人物,他领导陕甘回民起义军与清军浴血奋战十余载,转战数万里,百折不挠,坚贞不屈,是回族同胞心目中的英雄。
在这场座谈会上,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左宗棠被这批历史学家诋毁和抹黑为镇压白彦虎等“回民起义军”的屠夫,污蔑左宗棠大肆屠戮陕甘二省的无辜百姓,这批历史学家颠倒黑白,将白彦虎等陕甘回乱叛军首领及其叛军犯下的罪行全部推到了真正的民族英雄左宗棠身上。
如今有很多以洗白和美化白彦虎为目的的文章流传,这些文章将白彦虎洗白和美化成了带领“起义军”顽强“抗击清军”的“民族英雄”,将白彦虎描述的非常厉害,实际上白彦虎是陕甘回乱叛军首领中败绩最多的一个。
白彦虎先是被达斡尔族悍将多隆阿打败,于是便带领他的陕回叛军仓皇逃往甘肃董志原,投靠了董志原叛军首领马正和;多隆阿殉国后,白彦虎带领他的陕回叛军返回陕西,企图卷土重来,结果被接替多隆阿重任的左宗棠打败,白彦虎再次逃往甘肃董志原。
左宗棠肃清了留在陕西境内的陕回叛军残余势力后进军甘肃,以八万兵力击溃了董志原叛军首领马正和的二十万叛军,马正和被左宗棠处死,白彦虎带领他的陕回叛军逃往金积堡,投靠了金积堡叛军首领马化龙。
左宗棠平定马化龙的金积堡叛军后,马化龙被凌迟处死,白彦虎带领他的陕回叛军逃往西宁,在路过河州的时候,白彦虎大肆屠戮当地的无辜百姓。
左宗棠平定河州叛军后进军西宁,成功平定了西宁的马桂源、马本源叛军,左宗棠下令将马桂源、马本源押解到兰州处斩,白彦虎带领他的陕回叛军逃往南疆,投靠了当时已经占据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中亚浩罕汗国“屠夫”阿古柏,沦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容洗白、不容美化的历史罪人。
后来,左宗棠率领刘松山、董福祥等将士开始了西征收复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壮举,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作战方针,先收复了北疆,然后兵锋直指南疆,收复了南疆的多个城池;阿古柏自知大势已去,他的祖国中亚浩罕汗国此时又已经被沙俄吞并了,他走投无路,于是便在库尔勒服毒自尽了;不久,左宗棠率军肃清了已经服毒自尽的阿古柏的残余势力,收复了南疆全境,至此,左宗棠成功完成了收复天山南北广阔土地的壮举。
左宗棠收复天山南北广阔土地后,白彦虎带领他的陕回叛军逃往中亚,投靠了当时已经吞并了中亚各国的沙俄;白彦虎投靠沙俄后,慈禧曾多次要求沙俄交出白彦虎,但自然遭到了沙俄的拒绝;白彦虎和他的陕回叛军的后代就是如今中亚的东干人,分布在如今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白彦虎作战屡战屡败,却对无辜百姓极其凶残,是陕甘回乱叛军首领中屠戮无辜百姓最多的一个,并且两次投敌,这样的历史罪人却被我国如今的史学界洗白和美化成了以“抗击清军”为目的的“民族英雄”,实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我是品读历史与名著,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在今日头条创作精彩的历史与名著方面的文章,品读历史与名著,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